-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战:如何在一年积累10万企业级用户?
论文类别:计算机?-?互联网研究上传时间:2015/8/4?13:05:00论文作者:未知
?
(中讯)随着Slack的异军突起,企业服务登上了资本市场的舞台。上线半年来,Slack日活20万团队,成为了最快实现营收1000万美金的公司,和最快成为独角兽(所谓“独角兽公司”是指那些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跻身“独角兽俱乐部”,是所有创业者的梦想。大叔注。)的Saas类公司,融资金额与速度让人乍舌。2014年,Slack不断刷新着企业服务融资的记录,其影响力横跨大洋彼岸,也掀起了国内企业服务的融资热潮。销售易C轮融资1500万美金,北森C轮融资1.1亿人民币,oneapm?C轮融资1.65亿人民币(在短短一年内完成三轮融资),今目标融资5000万美金,刚刚发布的纷享销客C轮融资1亿美金……我们接连听到大额融资曝光的信息。
但从一个从业者的角度,企业服务的舞台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光鲜,拉拢客户的方式仍然没有脱离繁重的销售与代理,服务商与客户之间巨大的信息不对称无时无刻不在提高销售成本。信任仍然是最大的问题,国人缺乏“安全感”是社会问题,服务商们无力扭转。虽然企业服务越来越成为话题,但作为服务商的我们还有好多路要走。
做为上线一年半的Worktile,除了新发布的纷云外,还交出了一份10万企业用户,Alexa国内排名703(同行业第一)成绩单。虽然不算完美,但也值得鼓励。在这里小泽想跟大家聊聊这一年Worktile躲过了哪些坑,还有没躲过的那些坑。希望这样的分享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价值,也让自己思索下接下来要做的事儿
躲坑篇:我们做对了哪些事儿
1、耐得住寂寞
相比10年前的SAAS领域,现在可谓是春意盎然;但相比昨天,现在仍是严冬。风来了,但并不是龙卷风,不是每只小猪都飞的起来。关注的人多了,不代表你的客户就多了,并不是顶着“互联网+”的旗号用户就乖乖的送钱来,而正相反,客户所关注的点一个都没变,但选项却变多了,竞争更激烈,不只是传统软件服务商与SAAS间的战争,更挑起同类型SAAS产品的内战。
冷静面对“风口”是Worktile做对的第一件事儿。耐得住寂寞,没有盲目营销“互联网+”、“??业服务”,而是将焦点聚焦在产品与用户上。除了产品体验外,产品的自传播性,以及提供优质的内容触发用户去分享是我们工作中不变的核心。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干扰,更看重稳定,可持续性的增长让我们获益颇丰。
2、让用户成为销售
在Worktile中有接近70%的用户是通过朋友推荐获知Worktile的,而在用户中获得如此高认同的基础是——做好客服。
维护好老用户的重要性小泽不必再赘述,而如何让老用户愿意去“安利”他身边的人,我们是这么做的:
全方位的用户支持,qq群,微信,微博,社区,博客,帮助中心,视频,Email,电话,用户几乎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找到他们问题的解决方式,并且等待反馈的时间绝不会超过12小时。
走心的反馈,我们反馈给用户的内容很少会出现诸如“我们会考虑的”、“我们要反馈给产品”、“不可以XXXX”更多是还原用户场景,找到可以解决用户问题的方案,并形成博客或者技巧贴分享给用户。
内容为王,要驱动用户去“安利”身边的人要给足用户充足的材料,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他们变成主角,写成故事,供大家分享。或者可以分享一些行业干货,高频原创产出确实有些难度,但翻译一些国外优秀博客还是可以的嘛。
参与感,借用小米黎总的话,要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的成长中。单单听取用户意见还不够,我们需要让用户感受到,他的声音被听到,被重视,在成长的路上,他的声音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样,用户的归属感会越来越强。
引领,消费级产品的核心价值,是让大众有更加舒适的生活,体验更棒的的生活方式。企业服务也一样,只不过我们希望引领大家找到更好的工作方式,所以在产品上,运营上我们都立求要用户有这样的感受“哎,这样的工作方式很棒哎”不单单满足需求,更要引领用户。
踩坑篇:没躲过的以及还在坑中的事儿
市场的教育
广告、展会、沙龙、宣讲……好吧,不得不承认,在弹药(经济实力)不十分充足的时候还是别干这个事儿,2014年(尤其上半年),以上四件事儿我们都在做。至于效果嘛,不能说没有,但你懂得,超低的性价比不止要看经济成本,还要考虑人力成本、时间成本。所以,进入到2014年下半年,我们几乎砍掉了所有的展会活动甚至,甚至砍掉了2015年的GMIC。
我并不是否认这些工作的价值,而是在精力、人力有限的情况下,懂得取舍更重要。
抱团了,但还是冷?
“抱团取暖”是在圈内常听到的一句话,大家也经常这么做,但结果总是让人感觉,虽然抱在一起,怎么感觉还是挺冷呢?
因为从结果来看,抱团的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