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营销:陷阱比机会多.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移动营销:陷阱比机会多 论文类别:计算机?-?网络营销 上传时间:2015/8/1?16:44:00 论文作者:未知 ?   中讯:当初,王自如在那场与罗永浩的营销论战中最后悔的并不是一口一个老师却被对手无情的奚落和嘲讽,而是他明知结局却不得不挺身应战的尴尬处境。2015年,当移动流量终于历史性的、不可逆转的全面超越PC时,这种形势比人强的局面再度出现,几乎所有广告主和服务提供商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和战略,迎接这场结果未知的全新竞赛。   在移动时代来临以前,网络广告是互联网公司通往资本市场的有效载体,甚至带火了Alexa这样的监测工具,因为后者几乎是PC时代唯一可以从外部观察一家企业流量盈亏的工具,在那些跳动的UV和PV之上,流淌的是无尽的野心,而如今APP下载量则代表着一切,每个APP的后面都有一个鲜活的梦想,它是后PC时代被异化的流量符号。   自娱or娱人?且投且谨慎   移动广告是客户导向,所以快速派生出适应各种需求的创意形式并不奇怪,如果我们抛除那些财大气粗,执着于品牌形象,从来不为预算发愁的跨国公司或大型国企,其实大部分广告主早已接受了效果量化的投放方式,区别在于他们眼中的效果究竟是什么?   通常,已经搭好线上平台、有着坚实业务基础且没有太大资金或竞争压力的公司只愿意为拉新或促销广告付费,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有效触达目标受众,推动业务的高成长,因此选择以CPC、CPA甚至CPS为结算方式的广告更为合理,如果Landingpage还能配合专属活动,转化率通常是值得期待的,当然在中国的商业环境下,找到合适的广告渠道并不容易。   以红得发紫的微信朋友圈广告为例,它的Feeds信息流在朋友圈原创内容中实时混排展现,伪装性强,会有很高的CTR,初期也确实具备话题性,但CPM的计价方式暴露了它仍然是一种品牌形象广告,千万起步的价格更是直逼央视,率先吃螃蟹的也都是宝马、可口可乐之类的顶级客户,这恰恰是腾讯的精明:那些烧钱成瘾、习惯了传统广告的金主很容易为朋友圈广告可量化的直观数据所慑服,更不用说由之扩散的口碑传播了,他们的肯定无疑是最好的广告背书。   实际上,朋友圈广告的CPM在100—150元之间,在如今的互联网广告圈已属天价,如果再增加定向条件,价格还要溢出110%左右,即使它的CTR高于一般网络广告,转化成本也必然居高不下,VIVO曾经透露不到2天的朋友圈广告获取了1.55亿的曝光,宝马则在3小时15分里得到3000万曝光,但这种欢乐EasycomeEasygo,如何将曝光转化为有效消费仍然是一个瓶颈,从6月开始,朋友圈广告将逐步承接电商等效果类客户,届时具有封闭社交属性和强关系链的朋友圈能否承载微信的商业梦想才会真相大白。   另一些企业对效果有迥然不同的界定,在创业快餐化的今天,一切都提速了,那些在咖啡馆里梦想改变世界的人如今有了资本的支持,很容易拼接出百度技术+腾讯产品+阿里运营之类的快速创业团队,后者除了需要各种故事脑补未来,还需要给出激动人心的数据以增强持续说服力,而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下载冲量和刷榜了。   尽管李彦宏早就淳淳告诫:“通过创业赚钱是最苦的一条路!”但偏偏很多创业者总想用别人的钱去赚快钱,于是把A轮乃至B轮的融资用于下载刷榜的大有人在,而诸如积分墙这样的低成本广告形式应运而生,常能看到有些APP在榜单中如流星般窜升,尤以游戏和金融类产品居多,还有些用AppStoreOptimization去做搜索优化,如某些APP经常极具喜感的出现在毫不相关的搜索结果中。更多的则是双管齐下,甚至不惜升级到公关大战,例如前不久多听fm、荔枝fm下架后所引发的与喜玛拉雅有关的网络电台口水战。   APP创业潮所引领的个人商业时代的来临,助长了自我麻醉式的移动广告投放观念,变相复活了PC时代Alexa的流量作弊盛况,虽然并没有什么人蠢到将虚假的流量和下载视作成就,但披上这件皇帝的新衣总好过埋头苦干,何况还有VC买账,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饮鸠止渴的副作用是骑虎难下,类似Applesotre这样的成熟机制会综合历史表现和当日数据给出排名,任何不连贯的间断性操作都是灾难性的,所以一旦入局,再难全身而退。   甲乙双方拼智商,受众打酱油   移动广告千变万化,但变的是形式,万变不离其踪的是机理,仍然是展示类广告和效果类广告这两类,前者是品牌广告主的最爱,后者推崇精准触达并致力于将“浪费”降到最低,当然如果没有可靠的数据监控体系支撑,浪费可能会更多且更隐蔽。移动广告的特点是资源稀缺,特别是优质资源,狭小的屏幕所承载的空间有限,使得很多在PC时代大行其道的广告形式在移动时代无处容身,因此找到转化率高又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展示形式是甲乙双方都关心的问题,而有限的资源承载了远比PC时代更密集的销售渠道,使得移动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