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盘点:创业公司逃不开这几个竞争领域
论文类别:计算机 - 互联网研究
上传时间:2016/2/18 10:18:00
论文作者:未知
(中讯)最近看到几篇很有意思的文章,结合一些个人思考,做了些总结:
从最初的IBM大型计算机,到微型计算机,现代计算技术都没有真正影响到
个人消费者,直到个人计算机的出现,消费科技领域才开始真正建立并活跃起
来。
到2015年,消费科技领域已经经历了3个时代:PC→互联网→移动,每个时
代都有新的科技巨头诞生,但旧的势力依旧强大且生命力顽强。归根结底,是
因为每一代的新公司都是依靠新技术,建立在增量市场和客户群的基础上,都
没有直接进攻和颠覆上一代公司的商业模式。
总结每一代技术变革,我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规律:每次变革中,创业公司
最初都在四个领域中竞争,而且这四个领域是依次出现的。
1、颠覆性的新技术
2、基于新技术的操作系统
新技术的整合层,使其面向应用层更加完善且统一,且能为广大开发者使
用。
3、杀手级的应用场景
通常在这两个场景会诞生大赢家以及行业巨头。
4、沟通场景
工作/效率场景
1:PC(微软,绝对优势的垄断赢家)
个人电脑行业诞生的准确时间是1981年8月12 日,这一天IBM发布了第一
台基于intel 8088芯片和微软Dos 1.0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相比于之前的大
型计算机和工业计算机,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硬件平台(PC时代的核心技术),
IBM唯一拥有IP 的是其中的BIOS系统(18个月后被康柏逆向工程破解)。
PC时代,操作系统层面绝对的赢家是微软的Windows系统;应用层面,工作
/效率领域最大的赢家是微软的电子表格,同时,微软通过word/PPT等集成的
office套件绝对垄断了这个市场。沟通领域最主要的方式是email,最大的赢
家同样是微软(exchange)。
2:互联网(诞生了Google)
互联网和大型机几乎同龄,虽然早在1991年就诞生了WWW万维网(互联网时
代的核心技术),但是互联网真正进入主流视野并展现了无限可能性是在PC 出
现14年后,主要标志是Netscape在1995年8月9 日上市。
类比于PC时代的操作系统,互联网时代的OS是浏览器,Netscape开创了这
个战场,但是微软很快加入竞争,通过在Windows中捆绑IE浏览器的方式,基
本垄断了这个市场;在应用层面,工作/效率领域,真正的赢家是Google。沟
通领域是Facebook。
互联网时代同时带来了另一场深刻的变革,由于互联互通的特性,链接属性
以及数据的价值被广泛重视和利用,这两个属性的存在,让新一代的应用层巨
头开始拥有网络效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护城河。
3:移动互联网(Uber/Airbnb/Whatsapp/Instagram)
移动互联网的诞生有两个标志,一是2005年Google收购Android,二是
2007年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这一时代的核心技术是智能手机,技术奠基者
包括Nokia/Palm/Blackberry,但是直到乔布斯把触摸屏+互联网+App Store结
合在一起,智能手机才开始引爆。
不同于之前两个时代,智能手机的购买者和使用者是同一个用户,因此市场
变得更加分散,用户体验更佳重要,Android和iOS的策略完全不同,但是很
难做判断谁会最终胜出,每个系统都有一大批忠实的用户和生态圈。
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智能手机连接了每一个个体用户,以及其24小时的长
链接性,引发了另一场变革:O2O 的结合。因此,在应用层面,工作/效率领
域,目前看来,真正的赢家无疑是Uber;在沟通领域,由于随身ID及长链接
的特性,messaging是当之无愧的杀手级应用,这个领域的几个赢家包括
Line/Wechat/Kakao/Whatsapp。
接下来会是什么
可穿戴设备:经过几年的市场验证,可穿戴硬件更像是智能手机的延伸,而
无法取代其独立成为计算平台,因此带来巨变的可能性较低。
比特币:可能性极高,比特币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底层通讯协议,在金融和
通讯领域,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可能性。
AR/VR:新一代硬件平台,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但不得不承认,硬件层面
依旧在早期且快速迭代,内容及killer app 尚未诞生,我们需要保持持续高度
关注。
大数据: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进化/计算能力进化
在应用层,工作/效率领域,2015出现了最多的变化:企业级移动服务/企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