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浪潮不仅是存储还开始布局云计算操作系统.pdf

实战:浪潮不仅是存储还开始布局云计算操作系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战:浪潮不仅是存储 还开始布局云计算操作系统 论文类别:计算机 - 互联网研究 上传时间:2015/12/30 20:05:00 论文作者:未知 (中讯)浪潮做云计算的操作系统,从云海OS 3.0升级到4.0是一个质的飞 跃,而且在这个OS之下,浪潮巧妙的搭建平台,几乎囊括云架构中的所有厂 商,这又形成了浪潮 “云图计划”的核心。 没想到浪潮云海OS 以这种方式面世。 刚看发布会时有些懵,不知道云海OS 4.0是什么。等显示出架构图才知道, 云海OS就是云计算软件产品包(叫框架更合适)。这个软件包的特性是灵活定 制,核心是OpenStack框架,以及浪潮自己的云管理平台,下面是计算、存 储、安全、网络各个功能模块的组件,让用户自由选择。 浪潮肯定要做云计算的操作系统,从云海OS 3.0升级到4.0是一个质的飞 跃,从数据中心级别的管理跃升到云的管理。而且在这个OS之下,浪潮巧妙的 搭建平台,几乎囊括云架构中的所有厂商,这又形成了浪潮 “云图计划”的核 心。 那么,浪潮的这个云图OS产品上有什么过硬之处,为什么这么多厂商如 OpenStack公司、存储公司、安全公司都会与之合作,他们在怎么想? 这一节先说云海OS的核心。 查了一下资料,基本可以判定浪潮云海OS 3.0是基于VMWare虚拟化层级的 数据中心操作系统,核心是帮助数据中心管理各类资源。在4.0之后,云海OS 的核心变成OpenStack。 关于OpenStack就不用多说了,这两年太热。中国涌现不少初创公司如 EasyStack、九州云等。关于OpenStack 的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因为到目前 为止,OpenStack 的技术还不够成熟,企业要使用,必须要有大量专业技能的 人才,对运维管理要求较高,这对小企业而言显然不合适。 同样,从技术来说,升级换代太快,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核心的8名白金 赞助商在未来趋势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还有大量来自开源社区的贡献。所 以,OpenStack在不断调和巨头和社区之间的平衡,总结技术特性,快速发布 发行版。 而发行版并不是拿来直接能用,必须要修改,加上自己的理解和用户的需 求。所以这才产生了大量的初创公司,并在不同的领域均有成就。 既然云海OS核心是OpenStack,浪潮怎么做?它既然没有自己纯粹的 OpenStack产品,那就索性和其他公司合作,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场有 Mirantis、Redhat、UniteStack、EasyStack、九州云等公司在场的原因。 浪潮的思路是,OpenStack是未来的趋势,那就为我所用,并不锁定某家公 司,使用某家产品要看用户的具体需求,以及某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前景。如 果放眼未来,如果和某家OpenStack厂商合作良好,也不排除日后深度合作或 者资本层面如并购、入股等事情。 同理,在云海OS的未来规划将囊括Incloud OpenStack发行版,面向软件定 义计算的InCloud Sphere、面向软件定义存储的InCloud Storage,面向软件 定义网络的InCloud Network、数据中心运维管理平台InCloud Manager和面 向软件定义安全的InCloud Security六大组件,大部分产品是与厂商合作,而 非浪潮自有产品。 好处是,谁家的产品性能优秀,就使用谁家的产品,并不锁定。或者是,根 据用户的规模、实施的要求以及具体的场景来选择厂商的产品,随需所用。 这就是浪潮在发布会中一直强调的 “开放架构”的原则。 浪潮要做的是,验证这些产品之间的兼容性,在实例中做好运维和部署,尤 其是服务。云海OS的特点是开放API接口,便于二次开发和集成,支持私有 云、公有云、行业云等,还支持多种虚拟化软件如vSphere、XenServer、 Hyper-V、PowerVM等,还能做到对底层对X86服务器到小型机的异构硬件平台 管理。可以轻松实现基于Openstack标准的SDC、SDN、SDS的软件定义环境。 (顺便提一下,浪潮的优势在于对VMWare产品理解。而VMWare的产品和 OpenStack 的集成很复杂,它默认是KVM 的虚拟化方法。) 浪潮还着重提出了安全,比如支持异地容灾、 “两地三中心”跨地域多数据 中心管理,从系统级、虚拟化和应用三个维度实现全方位数据和业务安全。在 灵活性方面,支持流程节点和类型的自定义,灵活匹配复杂业务需要;支持服 务器、存储、网络、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业务应用等七大类别软硬件 资源统一监控,20000+监控项,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