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传统腕表智能化或成智能手表创业的最后沃土
论文类别:计算机 - 互联网研究
上传时间:2016/3/22 12:57:00
论文作者:未知
(中讯)针对于传统腕表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或许是创业者的最后一片沃土。一
方面参考手机厂商对智能手机解决方案的依赖,智能手表解决方案是一个潜力
市场;另一方面智能手表的形态更加多样,为方案厂商留下了更多的发展空
间。
不久前,易观智库发布了 《中国智能手表年度综合报告》,将2016年定义为
智能手表在中国市场的启动器,并给出了2018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规模将突破
180亿美元的预测。
从2012年至今,国内对智能手表的关注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至少从现在
来看,人们更关注大红大紫的人工智能,创业者也更青睐于虚拟现实这个新宠
儿。相比之下,智能手表开始进入了一个市场平静期。
可从另一方面来看,曾经备受瞩目的智能手表,或多或少被贴上了“鸡肋”
的标签,创业者的狂躁也让这个行业一直活在概念红利下。如今智能手表归于
平静,用户需求却被充分挖掘,操作系统和产品形态日益完善,基于健康大数
据的服务体系也逐步成熟。诚然,智能手表似乎迎来了真正的机遇期,而对曾
经打过退堂鼓的创业者来说,还有机会分一杯羹吗?
这份报告为国内的智能手表行业描绘了这样一幅生态图谱,大大小小细分了
16个市场,总结来看可分为智能手表、销售渠道、解决方案、操作系统和元器
件五个部分。这些领域的市场成熟程度不尽相同,对创业者来说也意味着不同
的前景和机会。
智能手表,市场很大仍不成熟
当创业者一窝蜂的涌入可穿戴市场时,智能手环等运动追踪设备确实在国内
打开了市场,乐心、bong等创业公司也脱颖而出,但在智能手表上,国产品牌
却一直不温不火。究其原因,我们先来对创业者做一个SWOT分析。
分析来看,对创业者来说智能手表产品创业可谓风险与机遇并存,大致可以
归为四点:
1、从IDC发布的 《2015年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统计报告》来看,Fitbit、
小米、苹果、Garmin和三星位列前五,虽然Fitbit、小米和Garmin 的产品仍
以智能手环为主,苹果和三星的强势上位,似乎预示了智能手表的大有可为。
2、纵观国内智能手表市场,华为、中兴、联想、TCL等手机品牌开始发力智
能手表,淘宝和众筹平台上也纷纷出现了可以媲美Moto 360的产品。可创业者
想要和手机厂商正面抗衡,在资金、技术、营销、渠道等方面仍有很大的短
板,况且智能手表仍处于市场启动期,用户也尚未对智能手表类产品产生刚性
需求,在选购时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品牌背书的影响,比如Apple Watch有幸跻
身销量前三,和苹果的品牌效应不无关系。
3、老人、孕妇、儿童等利基市场仍然为创业者提供了机会,也有创业者深耕
于此。然而从现阶段的销量来看,360儿童手表和糖猫等有巨头背景的产品依
然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或者说这个市场还在培养之中。从另一方面来
说,利基市场的规模仍比不上大众市场,到底能够容纳多少创业者还不得而
知。也就是说,智能手表市场是创业者不可错过一块蛋糕,却也充满不确定
性,尤其是在解决方案和元器件供应不成熟的前提下。
4、IDC给出的数据显示,AppleWatch在2015年占据了14.9%的市场份额,
除了品牌的背书,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苹果瞄准了时尚和奢侈品市场,抢占了
百达翡丽、宝玑等瑞士传统手表厂商的市场份额。只是,AppleWatch 的市场反
馈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续航和功能上,但运动跟踪、提醒等功能却被使用者
所青睐。站在创业者的角度来看,将传统腕表智能化,以满足人们对于刚性功
能的需要,不失为创业的一个方向。但在品牌效应薄弱以及产品品控不足等条
件限制下,这类产品尚未形成爆发的态势。
操作系统,门槛太高创业者机会不多
相比于智能手表成品,操作系统无疑是一个高门槛却大有可为的市场。随着
谷歌对Android Wear 的收紧,三星、LG等纷纷 “逃离谷歌”,国内智能手表
领域也表现出了对替代方案的需求,特别是在因为谷歌服务导致Android Wear
在国内无法兼容的情况下。
国内也出现了相关的创业公司,比如被很多智能手表爱好者所熟知的
Ticwear,凭借对Moto 360等明星产品的兼容在国内积累了不少原始用户。但
这类产品到底有着怎样的市场地位,先来看下面的对比分析。
遗憾的是操作系统创业者并没有打动对可穿戴设备虎视眈眈的国产手机厂
商,上述所说的华为、中兴等业已推出智能手表的厂商,前者选择了中国版的
Android Wear,后者则直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