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8题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平面向量的共线问题-2018原创精品之高中数学(理)黄金100题系列(解析版)
第38题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平面向量的共线问题I.题源探究·黄金母题
【例1】如图,已知四边形是等腰梯形,分别是的中点,是线段上的两个点,且,下底是上底的2倍,若,,求.
【解析】,
∴.
又,
∴,
所以
II.考场精彩·真题回放
【例2】【2017课标1理13】已知向量a,b的夹角为60°,|a|=2,|b|=1,则| a +2 b |= .
【答案】
【解析】分析:
所以.
秒杀解析:利用如下图形,可以判断出的模长是以2为边长的菱形对角线的长度,则为.
【名师点睛】平面向量中涉及到有关模长的问题,用到的通法是将模长进行平方,利用向量数量积的知识进行解答,很快就能得出答案;另外,向量是一个工具型的知识,具备代数和几何特征,在做这类问题时可以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会加快解题速度.
【例3】【2015全国新课标Ⅰ卷】设为所在平面内一点,则(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题知==,故选A.
【例4】【2015高考新课标2理13】设向量,不平行,向量与平行,则实数_________.
【答案】
【解析】因为向量与平行,所以,则所以.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向量共线,明确平面向量共线定理,利用待定系数法得参数的关系是解题关键,属于基础题.
【例5】【2015北京高考卷】在中,点,满足,.若,则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题意知无论的位置关系如何,对结果
都没有任何变化,即结论唯一,不妨设,,因此以以为原点,为轴,
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
,
则,,,
所以.
【例6】【2014福建8】设M为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为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内任意一点,则等于 ( )
【答案】
【解析】由已知得,而所以,选.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加法法则与减法法则及几何意义.解决此类问题时经常出现的错误有:忽视向量的起点与终点,导致加法与减法混淆,对此,要注意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适用的条件.
【例7】【2015高考广东卷】设是已知的平面向量且,关于向量的分解,有如下四个命题:
①给定向量,总存在向量,使;
②给定向量和,总存在实数和,使;
③给定单位向量和正数,总存在单位向量和实数,使;
④给定正数和,总存在单位向量和单位向量,使.
上述命题中的向量,和在同一平面内且两两不共线,则真命题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利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易知①是对的;利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易知②是对的;以的终点作长度为的圆,这个圆必须和向量有交点,这个不一定能满足,③是错的;利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结合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即必须,所以④是假命题.综上,选B.
【例8】【2015高考山东理4】已知菱形的边长为 , ,则(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因为
故选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基础知识,重点考查学生对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和数量积的理解与掌握,属基础题,要注意结合图形的性质,灵活运用向量的运算解决问题.
精彩解读
【试题来源】人教版A版必修四第120页复习参考题A组第13题.
【母题评析】本题中实际上为基底,然后将其它的向量利用此基底表示出来,主要考查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所以此类题型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要么单独考查,要么渗透于其它向量问题中.
【思路方法】(1)将一个向量表示为另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的线性关系,主要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结合数乘向量、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来解决.(2)注意题目中中点与平行的应用.
【命题意图】本类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加法运算及三角形法则、数乘向量,以及图形的识别能力、运算求解能力.
【考试方向】这类试题在考查题型上,通常基本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中偏下.
【难点中心】(1)如何利用三角形法则,面临的就是如何选择三角形,这是一个难点;(2)如何利用条件中的关键条件,如线段的中点、三点共线、平行关系,即如何利用这些条件实施向量线性运算间的转换,从而达到将一个向量利用基底向量表示的目的.
考点一 平面向量的加减法及几何意义
1.加法法则及几何意义
①三角形法则:已知向量,在平面上任取一点,作,,则叫做和的和.
②平行四边形法则:已知向量,在平面上任取一点,作,,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则为向量和的和.
③多个向量和的多边形法则:已知向量,在平面上任取一点,作,,…,,则为向量的和.
2.减法法则及几何意义
三角形法则:已知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章 第2节 小专题 大智慧 巧解电解计算题.ppt
- 第1章 第2讲 物质的量浓度.ppt
- 第1章 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03.ppt
- 第1章 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01.ppt
- 第1章 第2节 原子结构 第1课时.ppt
- 第1章 第2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ppt
- 第1章 第2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第1课时.ppt
- 第1章 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1课时.ppt
- 第1章 第3节 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1课时.ppt
- 第1章 第3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第1课时.ppt
- 教程专着-溴化物.pdf
- xmlpython编程简介introduction to and programming04引入XMLPython.pdf
- 服务器信息聚美设置方法.pdf
- osteoporosis-r4 col1a2 utr polymorphism骨质疏松症R4 Col1a2UTR多态性.pdf
- 手机无限流量上网教程.pdf
- 还有穷游锦囊.pdf
- 参考案例部分1202.pdf
- 算法竞赛入门典习题例题章.pdf
- 主题融资决策互动5inctive session 5intcive.pdf
- subsampling intervals autoregressive models with linear time trend具有线性时间趋势自回归模型子采样间隔.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