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是一个连续的充满矛盾的心理过程。 作者采用内心独白、内心对话 、自我分析、自我反省来表现。 作家首先铺陈描绘赛马的宏大场面。 接着写三个骑手连续坠马的事件: 第一位骑手落马 第二位骑手落马 第三位骑手落马。 安娜看赛马 总体看,托氏人物的心理表现出立体的、多层次、多序列结构状态。 为了突出安娜死前纷乱、复杂的心理状态,托尔斯泰层层递进地写了三个场面。 第一个场面 :街道上的景象 ——心理活动。 第一个场面抒发的是安娜对没有爱的生活的伤感和哀怨,思绪比较混乱。 第二个场面 :街道上的景象 ——心理活动 在第二个场面里,感情的基调加强,节奏和旋律加快。 第三个场面:街道上的景象——心理活动。 内心的郁闷及对生活的谴责加强。 这段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随机性、跳跃性极大,使用自由联想方式连接,其中意识与无意识混杂在一起。 托尔斯泰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不可能是“纯粹的直线运动”,他提出了人的精神流动性的概念。 他的主人公虽有性格的稳定性,但几乎都是探索型人物,其精神发展都充满矛盾。 托尔斯泰重视人物心理分析的原因。 因此,“心灵辩证法”不仅是艺术方法,也是对时代课题的独特回答。 思考与练习 1.谈谈你对托尔斯泰的认识与理解。 2.为什么说托尔斯泰是一位“最清醒的现实主义”者? 3.如何理解安娜的爱情悲剧? 4.简析《安娜·卡列尼娜》的心理描写艺术。 托尔斯泰与《安娜. 卡列尼娜》 托尔斯泰的全家福 托尔斯泰与夫人 一、托尔斯泰:探索者、忏悔者、批判者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 19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代表着19世纪俄国文学发展的顶峰,标志着俄罗斯古典文学的终结。 伟大的探索者 托尔斯泰的令人尊敬之处在于: 他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终生都在探索、忏悔并形成对社会和人生的严肃思考。他说: 我痛苦地、顽强地、日夜不停地探索着,好象一个垂危的人寻求拯救那样。 ——《忏悔录》 终身忏悔的人 从70到80年代,他的思想开始发生了一场“激变”,要同贵族地主生活决裂,忏悔意识开始形成。 转变期的思想特征: 从贵族地主立场转向宗法制农民立场,在新的宗制信念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生活。 我所发生的转变,在我这方面是早有准备的……我发现,我们富人和有学问的人这个阶层里的生活,不仅使我厌恶,而且失去了任何意义……致力于创造生活的劳动人民,才是我唯一的真正事业。 ——《忏悔录》(1879-1881) 我否定了我们这个圈子的生活,我认清了,这并不是生活,这不过是类似生活而已……为了理解生活,我应当去理解的……不是我们这般寄生虫的生活,而是这些创造生活的、平常的劳动人民的生活,以及他们赋予生活的意义。 ———《忏悔录》 托尔斯泰的庄园 过平民化生活 亲自参加劳动 他的各种善举 晚年出走 1910年11月7日,他因肺炎在阿斯塔波沃夫车站去世,终年82岁。 世间最美丽的坟墓 勇敢而深沉的批判者(创作) 早期创作主要围绕贵族的出路、贵族与农民的关系展开,通过探讨贵族的“平民化”问题,否定贵族生活和农奴制。 中期创作全面否定贵族的生活和道德,揭露农奴制废除后俄国社会的种种弊端。 后期创作对社会的批判更加忧愤和深广。 《复活》(1889-1899) 《复活》标题来自《圣经·新约》:“爱使人复活”。 小说重视空间结构的拓展,以主人公的行踪为情节线索,广泛涉及城市、乡村、监狱、法庭、流放地,形成宏大的社会画面。 《复活》的批判性 《复活》对社会生活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码丝洛娃的冤案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这类冤案非常普遍?怎样才能根除这种社会现象? 对沙皇政府的法律、法庭、监狱、官吏和整个国家机器的批判。 对官办教会的批判 。 对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批判。 精神发展的心路旅程 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发展分为三阶段:精神的人——动物的人——精神的人。 最后在《福音书》中找到真理:“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 玛丝洛娃的生活经历了三阶段: 纯洁的卡秋莎—堕落的柳包芙—复活的玛丝洛娃。 二、托尔斯泰思想的基本内涵 1.肯定顺从; 2.推崇中国古代哲学; 3.宗教思想; 4.托尔斯泰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 三大长篇的共同特点是属于史诗体小说。场面广阔,气势宏大,人物众多,表现俄国不同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