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骏马赞 骏马赞 祝赞词 含义:祝词、赞词是一部分萨满教祭祀仪礼民俗化的过程中,由民俗化的萨满祭词演化而来的民俗民间文学形式。她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联韵说唱,抒发人们在民俗礼仪活动中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思想感情和美好愿望。 祝词、赞词的吟诵者称“珲锦”或“和勒莫日其”(指善于辞令的祝赞者),内蒙古西部地区称他们为浑锦,在东部地区称他们为赫勒莫日其。 祝词与赞词 祝词是献给神和祖辈的口头颂歌,包括人们对天神、地祗、山神、河伯、火神、狩猎神以及牲畜保护神等的祭祀,或对英雄好汉及优胜者的赞歌,或是长者及老年人对青年一代的祝福。 赞词主要是赞美景物的,它充满了人们对一切美好事物,对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喜悦和赞赏的感情。如对自己家乡的山川土地,对新建的房屋,对优胜的骏马,甚至对相互赠送的礼品,都要进行赞颂。祝词、赞词因祝赞的对象不同,形式也有差异。但祝词中不无赞美,赞词中也包含着祝颂,因而祝词、赞词便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了。 产生:祝赞词最初产生于劳动,是猎户、牧民的集体口头创作。 主要内容:1、古老的祝赞词大多是对天地山川、自然万物的赞颂,对渔猎畜牧生产的祈求祝福。2、对劳动生产的直接描述和劳动成果的热烈赞美。 如《甘吉嘎仓》 把那叉角公羊满满地系在正侧, 把那竖耳狐狸满满地系在反侧, 把那白嘴母盘羊满满地系在正侧, 把那弯角公盘羊满满地系在反侧。 让那八角捎绳满满沾着猎物的鲜血, 让那细条捎绳浸透猎物的油渍; 让我那后摆被猎物撑开, 让我那前襟被猎物鼓胀。 《甘吉嘎仓》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书面作品。“甘吉嘎”是蒙古语,意思是马鞍的捎绳,一般马背两边各有4条或8条不等,为系猎物或其他物品所用。甘吉嘎上系的猎物多少是狩猎是否有收获的一种标志。如今,人们在日常生活里每每有很大收获时,也会说“甘吉嘎度仍”(“度仍”的意思是“满”),而“甘吉嘎浩怎”(“浩怎”的意思是“空”)就是没有任何收获的意思。“仓”的意思在这里是“颂”。在这篇作品里,非常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甘吉嘎上系满猎物的情景,表达了出猎前希望狩猎成功的热切愿望。如“把那叉角公羊满满地系在正侧,把那竖耳狐狸满满地系在反侧,把那白嘴母盘羊满满地系在正侧,把那弯角公盘羊满满地系在反侧”。 艺术特点: (1)语言色彩绚丽,情真词切,感情奔放,语意激扬。 (2)形式上一气呵成,长短不拘。追求口语的自然旋律、琅琅上口,舒展流畅,是一种有一定套式和吟诵曲调的自由诗 马与蒙古民族的关系 1、蒙古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车、马、毡帐三位一体,蒙古人出生在马背上,成长在马背上,驰骋在马背上。蒙古人的游牧生活中,马是游牧民族生命源泉,是游牧文化发展的动力。 2、马是蒙古人重要的生产工具 。 3、马是蒙古族人民的朋友和恩人。 蒙古族的马文学 1、马的来历的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间的草原上水草肥美,牛羊成群,唯独没有马。蒙古人运输用肩背,走路用步量,生活极其不便。天上的仙女见此情景,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她从头上摘下宝钗,抛向半空,天空顿时红雾弥漫,随后一声惊雷,天空被炸开一条缝隙,眨眼间成群结队俊俏神奇的动物降落到草原上。它们体态高大,神采飘逸,奔驰如飞,耐力持久,给广袤无垠的草原带来了勃勃生机。蒙古人把这种动物称为“马”。从此,马给蒙古族插上了翅膀,蒙古族成了草原上强悍的民族。 2、英雄史诗中的马 在蒙古族的英雄史诗中,“勇士的英雄事迹是在马背上体现的,勇士离开了骏马,无法完成艰巨任务,也就很难成为勇士。骏马是在勇士的事迹中时刻不能分离的唯一可靠助手。”(仁钦道尔吉《江格尔论》)“蒙古族文学中的马是一个具有古老传统的独特形象。”“这些战马与它们的主人一道出征作战,战胜敌人,降伏敌人……其作用不亚于人。”(蒙古族文学史)在作品中,骏马形象具有动物性、人性和神性多元多层次内容。 首先,许多作品中都用夸张的手法从各种角度赞美骏马的体态形象。如《胡德尔·阿勒泰罕》中描写胡德尔·阿勒泰罕的坐骑哈萨格·托托海:“它修长的颈脖有一百庹长,它宽阔的腰背一天走不到底,它飘动的尾巴八十一庹长,它美丽的眼睛比鹰隼还敏锐,它竖起的耳朵像两支利剑,它呼吸的鼻孔像巨大的布剌鼓吹……”再如《朱盖·米吉德胡》中对朱盖·米吉德胡王子坐骑的描写:“从前面看疑是一座高山,看到它的胸脯才认出它是骏骐从侧面看疑是一座岩壁,看到它的腰身才认出它是骐驹。从背后看疑是一座山陵,看到它的前腿才认出它是坐骑。” 还如《江格尔》中赞美阿兰扎尔骏马:“阿兰扎尔的身躯,阿尔泰杭爱山方可匹敌。阿兰扎尔的胸脯,雄师一样隆起……阿兰扎尔的脖颈八庹长,天鹅的脖颈一样秀丽。阿兰扎尔的鬃毛,湖中睡莲一样柔媚。” 其次,英雄的骏马身手敏捷、动作迅速,与英雄一样具有非凡的力量。在英雄危难的关键时刻,帮助英雄摆脱困境。“两条前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