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护理1.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护理 急诊科 刘茜 卒中相关性肺炎 肺部感染是急性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脑卒中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国外学者将这种肺炎称为卒中相关性肺炎(SAP) 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是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及后遗症期并发的肺感染。卒中相关性肺炎是住院死亡率增加、出院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卒中相关性肺炎是导致卒中患者病情恶化、预后不良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卒中相关性肺炎不仅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而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因此应开展规范化的预防和治疗。 SAP是指临床确诊的急性卒中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根据特定诊断程序而确诊的肺炎。 2 SAP常见病因 1、吞咽困难和误吸——神经源性, 2、全身免疫功能下降—— 快速而持久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 引起自发性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肺炎。 3、基础营养状态—— Fi t nes one等报道在脑卒中发生后2~3周营养不良者约可高达50%。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根本原因是卒中后诱导机体产生免疫抑制。其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卒中的严重程度、卒中类型、部位、意识水平、喂养方式、心房颤动、糖尿病、吞咽障碍以及是否机械通气等。其中,吞咽障碍是肺炎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生率为37%~78%。因此,我们应采取措施预防这些危险因素,以降低卒中后肺炎的发生率。 3 SAP的风险因素 1、年龄增长一岁,SAP 增加 1.113 倍。 2、 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增加 1 612 . 倍。 3、鼻饲较非鼻饲SAP增加4.981倍。 4、使用H 受体阻滞剂SAP增加2.837倍。 5、先前使用过抗生素较未使用过的 SAP增加2 .675 . 6、曾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者SAP 增加2 980 . - 2 190 . 倍。 4 SAP的风险因素 40 %~70 %的急性卒中患者有吞咽障碍,其中约半数有误吸的经历。大脑、小脑和脑干卒中都能够损害生理性吞咽。 研究发现,34 %的急性卒中患者住院前已有口咽部G- 杆菌定植。 引起肺炎的细菌和口咽部定植菌高度一致,提示自身菌群可能是呼吸道定植菌的主要来源。 SAP细菌定植,误吸和机体抵抗力减弱构成了SAP 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5 SAP的临床治疗 入院时即评价患者的吞咽功能,存在球麻痹的患者,应留置鼻饲管。 • 保持口腔卫生和呼吸通畅,吸引声门下分泌物,缩短人工气道留置和 机械通气时间。 • 对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严格把握指征,预防机会菌感染和二重感染 • 勤洗手(医护人员、亲友 ),预防交叉感染。 • 增强营养,提高患者免疫能力。 • 培养和涂片(气管、血液和尿液),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 保持良好体位和早期康复是预防治疗的一部分。 6 SAP的预防护理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基础护理、无菌操作、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同时还应减少使用H2受体阻滞剂或者质子泵抑制剂,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尽早拔管。在预防措施中,尤其需要强调以下五个重点: 7 五个重点: (1)吞咽功能评价:研究发现,吞咽障碍的早期评估及康复能降低卒中后肺炎的发生率。对合并饮水呛咳患者,应在入院后立即进行吞咽困难筛查,以避免误吸。建议尽早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2)喂养的管理和健康教育:注意喂养管的位置,喂养时患者的体位,定期监测胃内容物残留量。推荐尽早给予肠内营养支持(鼻饲、经皮经内镜胃造瘘术),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时床头抬高至少30。 (3)选择性消化道净化治疗,限制使用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PPI)。研究表明,这样可以阻断肠源性感染源,降低卒中后肺炎的发生,但这还存在争议,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支持。 (4)避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到目前为止,各国指南都不推荐使用抗生素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以减少细菌耐药。 (5)加强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并尽早、多次送痰培养和药敏试验。    8 护理 ①环境管理: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对于病情危重的易感人群尽早安置在单间病房进行保护性隔离;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确诊后立即进行床头隔离,并对菌群的种类及传播途径配有醒目的标示;医疗器械、物品专人专用,医疗垃圾使用双层医疗垃圾袋进行单独处理;床头配有隔离衣及手套,接触患者及患者床单位前穿隔离衣,并严格进行手卫生,必要时戴手套。加强清洁消毒工作:对患者的床单元、仪器设备等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过的抹布进行擦拭,每日至少2次,对有感染的患者选择1000mg/L含氯消毒液;地面常规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