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管网系统的抗震可靠性研究-结构工程专业论文 word格式.docxVIP

城市供水管网系统的抗震可靠性研究-结构工程专业论文 word格式.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供水管网系统的抗震可靠性研究-结构工程专业论文 word格式

1 绪论1.1课题的提出地震是常见的一类突发性自然灾害,据统计,世界每年发生的地震约有500万余次。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是地震活动强烈、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自1900 至2007 年间,我国大陆共发生7.0-7.9 级地震70 次,8.0 级以上地震6 次,受灾区域涉及28 个省区。2008 年5 月12 日,我国又发生了汶川8.0 级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1]。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威胁不仅体现在各类建筑结构在强烈地震中的破坏甚至倒塌,而且体现在公共设施如交通、电力、供水、通信等系统在强烈地震后服务的中断甚至丧失。而这些公共设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形象的称之为“生命线工程系统”。生命线工程系统定义为“维系现代城市功能与区域经济功能的基础性工程设施系统”[2]。供水管网系统是城市生命线工程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最早对供水管网的震害调查可追溯到1906年的美国旧金山8.3级地震[1],地震发生一小时后,因燃气管爆裂全城燃起大火,而供水管网的破坏造成消防水断绝,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死亡3000 余人。1923年日本关东7.9级地震[3],东京市82km的供水铸铁管有32万余个管道接口,震害破坏达到26 万个,破坏率达80%,其中渗漏约占71%,值得一提的是东京市同样由于供水管网的破坏造成消防水断绝,大火烧毁45万栋房屋,地震中丧生13 万人,其中10 万人葬身火海。1971年美国圣费尔南多6.6级地震中[4][5],地震震级虽不大,但损失仍然严重,供水和天然气管道有2400 余处遭到破坏,其中洛杉矶供水管网系统占856 处,户线漏水达557处,西尓马区的供水完全断绝,震中附近管道破坏长度达25.6km,8~9 度地震设防烈度区,铸铁管平均破坏率0.95 处/km,最严重地区甚至达到2.5 处/km。1976年我国唐山7.8级地震[6][7],唐山市供水管网几乎全部瘫痪,给唐山市人民供水带来极度困难,几天后才由邻近城市支援用消防水临时供水。震后调查显示,唐山市管径为75~600mm管道,破坏数达446 处,平均震害率4 处/公里。1995年日本阪神7.2级地震中[8][9],神户市给水管道震害严重,大量管道出现被折断、接口脱开、管体破裂、承插口裂缝等震害,整个城市供水系统处于停顿状态。此次地震,神户市供水管道的震害率为0.41 处/km,图1-1 所示为某接头破坏的管道。图1-1 阪神地震中接头破坏的管道1996年云南丽江7.0级地震中[10] ,丽江某水厂位于9度地震设防烈度区,震后该厂主干供水道遭到严重破坏,多处破裂、爆管,致使部分用户供水中断。图1-2所示为某管道因严重锈蚀在地震作用下导致破裂、渗漏。图1-2 丽江地震中破坏的管道2008年我国汶川8.0级地震[11],重灾区都江堰市全市供水系统由22家自来水厂和5 处自备水源组成,大于DN100的183km供水主干管约60%受损,破坏形式主要是管道表面管材破坏和接口处的破坏,由于一半以上管道受损,造成供水水量流失,水压严重不足。绵阳市距离震中直线距离109km,供水面积56km2,供水主干道以钢管、球墨铸铁管(约占80%以上)、混凝土管为主,管道破坏率为32%,震害相对较轻。江油市供水管网铺设较早,主要以混凝土管、灰口铸铁管和U-PVC管等脆性管道刚性连接,震后出现大量爆管、漏水,管道破坏率高达60%,损失严重。大量近现代国内外震害经验表明:供水管道在地震中极易遭受破坏,造成整个供水管网功能性破坏甚至瘫痪,并可能随之引发各种地震次生灾害[2]。并且,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灾害国家,大多数城市的供水管网系统并未经过正规的抗震设计。因此,加强对城市供水管网系统的地震可靠性研究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对城市的抗震防灾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城市供水管网系统作为生命线系统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各种类型的管道以不同的联系方式(表现为网络拓扑特征)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且空间分布广泛。这样供水管网系统的震害不仅与组成网络系统的管道震害有关,而且与各管道之间的联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城市供水管网系统的地震可靠性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2][4]:1.供水管道的地震反应分析与可靠性分析;2.供水管网系统的连通可靠性分析;3.供水管网系统的功能可靠性分析。1.2.1 供水管道的地震反应分析与可靠性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针对地下供水管道的地震反应研究一直都是国内外相关学者十分重视的课题。1967年,Newmark[12]最早提出地下管道的分析模型,他在分析中忽略了惯性力的影响,同时假定管道与土一起运动,管道的最大应变等于管道周围土体的最大应变。目前,包括美国、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埋地管道抗震设计规范都是基于Newmark 模型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