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仁”观念与现代公民社会型塑略论——基于中国传统“公”、“私”观念发展演变的视角.docx

儒家“仁”观念与现代公民社会型塑略论——基于中国传统“公”、“私”观念发展演变的视角.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儒家“仁”观念与现代公民社会型塑略论——基于中国传统“公”、“私”观念发展演变的视角

灭存新务儒家“仁”观念与现代公民社会型塑略论儒家“仁.观念与现代 公民社会型塑略论——基于中国传统“公、“私”观念发展演变的视角杨肇中[摘要]现代公民社会的构建问题成为中国学界近二十年来颇为关注的对象。儒家传统 伦理思想资源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参与现代公民社会的构建亦是聚讼纷纭。本文主要基于中国传统“公”、“私”观念发展演变的视角,论析儒家伦理思想中的“仁”观念不仅可以有 效参与现代公民社会的建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消弭现代公民社会型塑过程中社会与国 家二元对立思维所致的理论困境。[关键词]儒家;仁;公私观念;公民社会[中图分类号]I)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633(2013)06一011—06期,至九十年代成为了国内学界极力讨论的理论焦一、问题意识:儒家伦理思想点之一。该理论的实质内容在于探讨政治国家与公 有益于现代公民社会的型塑吗?民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中国于三十年前步人改现代公民社会理论的兴起导源于西方自由民革开放途程,必然在不同程度上面临诸多西方社会主社会的发展与演变。尤其是“19世纪与20世纪发展所遭遇的问题。圆在某种意义上,当下的现实之交初显并于20世纪中叶炽盛的形形色色的‘国问题意识为上述西方理论思潮涌人中国打开了大家主义’,于现实世界中都表现为国家以不同的形门。正如邓正来先生所说,“这股思潮之于中国,式,从不同的路向对市民(亦译为‘公民’)社乃是一种含有现实批判性的汲取性创新。”B’因此,会W的渗透或侵吞,作为x,-J这一状况的回应,于当构建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成为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下凸显了一股几乎可以说是全球性的‘市民社会应然共认。而伴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热的思潮’。”其传人中国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兴起,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在破除学界长期以来传①学界对“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两个概念有着不同看法。譬如,有学者从经济与政治、权利与义务等方面对“市民社会”与 “公民社会”作出明确区分。不过,在此需要申明的是,本文主要基于“公”、“私”观念的考察,将二者视为同一概念,译法不周而已。②现代化本是工业文明为自己构筑的一个美好梦想,但在自上而下的现代化过程中却必然出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 整个社会的掌控程度大大加强了,逐渐压缩了社会自由生长的空问,导致社会与国家的严重对立与冲突,于是乎集权与专制在披上绚丽的现代化外衣之后肆虐一切,民主得不到保证,自由得不到捍卫。因此,.真正建构社会与国家良性互动的现代公民社会确乎成为异常重要之举。[收稿日期]2013—07—22[作者简介]杨肇中,原名杨毓团,博士,福州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政治思想史。福建福州350108万方数据墨壁堑查兰Q!兰±箜鱼塑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迷思之后得到愈来愈多的弘的提出而得以正式确立。扬。具有文化保守主义意绪的当代新儒家以传道的如前所述,“公”、“私”原本指谓的是tLL俗tLL热情代代相继地向人们宣示儒家文化之于现代社会界里人的社会角色、身份阶层以及公共政治秩序。 转型中政治建构的重大意义。当然,这并不代表学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由于人本能欲望的贪婪性逐界对传统中国政治文化的批判之声的消失。譬如,渐打破了“公”、“私”所代表的角色与秩序。这以刘泽华先生为代表的“王权主义”思想学派,种现象就是孔子所谓的“礼崩乐坏”。而礼崩乐坏 就对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进行了系统而颇具深度的的情形与周初以降德性文化传统的绾结,使得批评,在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由此而观,传统“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孔子提出了“仁”的概政治思想资源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参与现代念。在春秋时代,由“公”所代表的礼的秩序遭公民社会意识的型塑与建构,实际上成为了一直以到破坏,而破坏者则为代表个体的“私”者。来聚讼纷纭的问题,对它的讨论还将继续下去。在“私”所具有的破坏性的动源何在?在孔子看来,此,笔者基于中国传统“公”、“私”观念发展演失去“仁”心之私者摇撼了这种“公”或礼的政变的视角,对儒家政治伦理思想资源与现代公民社治秩序,导致了政治社会的动荡。此时的礼已经名会的型塑问题作一正面阐述,祈请方家教正。存实亡,丧失了其本有的意义。因此,“仁”才是二、儒家之“仁”与中国传统达致理想的礼乐世界的真正保障。而随着儒家“公”、“私”观念的发展演变历程“仁”观念作为根本道德与政治伦理思想得以确立后,公、私观念在质的意义上披上了道德的外衣, 中国“公”、“私”观念的缘起有一个发展过充当了道德伦理秩序的天平架。另外亦发生了道义程。其中,“公”字出现较早,在甲骨文中可见的转向。正如沟口雄三先生所言,“中国的公私在到,其义仅为“先公”或地名。至西周时代,由共同体的公私整合为政治上的君国官对臣家民之 “公”字使用范围渐广,出现了从人指向物指、事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