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为祖国守边防
中国石 中国心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吉根乡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别名——“中国最后一缕阳光乡”,因为那是祖国的最西部。 没有无边境的国家,也没有无边民的边境。布茹玛汗·毛勒朵大妈就是一位边防护边员,她在一个叫冬古拉玛山口的地方坚守了50多年。 “冬古拉玛”意为乱石飞滚。山口平均海拔4290米,最高处超过5000米,终年积雪。这里除了冰川大山,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几乎随处可见刻着柯尔克孜文和汉字两种“中国”字样的石头,这些都是布茹玛汗大妈在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雕刻的作品。 布茹玛汗大妈是柯尔克孜族人。布茹玛汗第一次和丈夫来到山口时,只有19岁。那是上世纪60年代,他们和300多名边民一起,成为边防线上不可或缺的护边员。 青春是浪漫的,即使在苦寒之地。当年轻的布茹玛汗唱着歌走在巡边路上时,她突然想到:这是我们中国的石头啊!和别国的有啥不一样呢?布茹玛汗想到的办法是刻字,把“中国”刻到她路过的石头上。 布茹玛汗向别人学习,终于学会柯尔克孜文和汉字两种“中国”的写法。从此,在石头上刻“中国”,成了她巡边时必做的功课,只要见到大些的石头,她就席地而坐刻写“中国石”。 50多年里,布茹玛汗大妈究竟刻下了多少块“中国石”,她自己也说不清了。但对自己负责的边境线上的一草一木,她可是门儿清:“我熟悉冬古拉玛山口的石头,就像熟悉我家抽屉里的东西一样”。 “只要你们有饭吃,就一定不能让解放军饿肚子;只要你们有房子住,就不能让解放军没有睡觉的地方。你们做到了才是真正对我尽孝。”老父亲曾经叮嘱布茹玛汗的话,她记到了现在。漫长的岁月里,她们一家和边防官兵的故事,讲也讲不完。 边防官兵只要到了山口,如果不吃住在她家,布茹玛汗会生气;要是住到了别人的毡房里,她还会“吵架”上门。 老人还有一个习惯,只要闲下来,就捻毛线织衣、织袜,然后送给战士们。她常常对这些战士们说一句话:“你们的妈妈都在很远的地方,不能照顾你们,来到这里,我就是你们的妈妈……” 曾经有个战士在巡防途中双腿严重冻伤,当他被抬进毡房时,布茹玛汗迅速把他的双脚揣进自己怀里暖着,并催促家人宰山羊接热血。在柯尔克孜族,用热山羊血治疗冻伤是民间土方。 土方很灵,战士的脚渐渐恢复知觉,脱离了危险。多年下来,布茹玛汗也记不清自己救治过多少边防官兵,因为她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布茹玛汗有3个儿子、2个女儿,全家都在冬古拉玛山口戍边,靠养牛羊为生。如今,两个儿子也加入了守边员的队伍,最令她欣慰的是,小孙子常说,长大后要做一名戍边的解放军。 “我们柯尔克孜族每座毡房都是一个流动的哨所,每一个牧民都是一座活着的界碑。我家世世代代要为国家把边关守下去。” 布茹玛汗说。 点击播放 我国疆界线绵长,陆上国界长达2.2万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新疆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份,有5600多千米的边界线,与周围的8个国家接壤,是中国内陆边界线最长的省区。长期以来,生活在边界线上的牧民,一边放牧,一边和解放军一起,守卫边界线。 我们小学生从小要树立爱国爱疆、守土有责的意识,要弘扬爱国爱疆的精神,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祖国。 第一次出使: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建元三年),目的在于联合与匈奴有仇的月氏,共同抗击匈奴。张骞一行百余人由长安出发,经过陇西,到河西地区时被匈奴扣留,并关押在漠北的单于庭。十年后张骞才得以逃脱,最终只有两人回到了长安,前后经历了13年。虽然,这次出使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是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情况 第二次出使: 公元前19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张零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有300人组成,备足了马匹,并带有数以万计的牛羊和大量的丝织品等。此次的目的一是招诱乌孙,东返敦煌一带;二是使乌孙断绝与匈奴的关系;三是以此影响西域各国,实现“断匈奴右臂”的战略 张骞的两次出使,加强了中原与西域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