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跆拳道说课稿[精品]
跆拳道说课稿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军体部 王稳
第一部分
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水平而设计的教学过程。在课的设计上采用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和礼仪礼节,让学生知道跆拳道技术本身并没有多么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跆拳道这种形式来完善习练者的人格和品行。因此在课上我始终倡导“以礼始、以礼终”,“先行礼,再说话”,并以“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 为练习宗旨,最大限度的使跆拳道成为精神修炼的载体,成为“正人之道”。
教材和参考资料
(一)、教材:《体育与健康》李春叶 编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年
(二)、参考书目:
1.《中国武术教程》 全国体育院校编写组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7
2.《跆拳道》 刘宏伟 沈阳体育学院 2000,12
大纲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基础班 提高班 备注 学时 % 学时 % 专 项 理 论 2 6.67 2 6.67 在实践课中进行授课 基本技术 实战姿势,上步,后撤步,前滑步,后滑步,原地换步,弹跳步,垫步及各种常用步法 4 13.3 2 6.67 前踢,横踢,后踢,下劈腿,侧踢 4 13.3 2 6.67 双飞踢,旋风踢,三飞踢等常用技击 6 20 2 6.67 实战,太极一章,太极二章,特技 6 20 14 46.7 身体素质 一般素质 4 13.3 4 13.3 在实践课中进行训练 专项素质 考 核 2 6.67 2 6.67 机 动 4 6.67 4 6.67 总学时 32 100 32 100
教材分析
跆拳道是一种新兴项目,最近几年在奥运会的推动下普及很快并且很受欢迎。学生通过学习跆拳道,使之技能和精神得到锻炼,学生行为规范和体质得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但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是继续教育的最佳时期。跆拳道练习推崇以“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为宗旨,因此,可以培养人顽强果断、刻苦耐劳的精神,磨炼人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品质,养成礼让谦逊、宽厚待人的美德,造就人热爱祖国、勇于献身的思想,为社会和国家造就具有优秀品质的建设者。系统的训练还能放松紧绷的神经,既促进学习效率又使他们远离网络游戏与其他不良嗜好的诱惑;持续的训练能促进骨骼的生长,提高心肺功能,同时,训练可分解机体内多余的脂肪,加快新陈代谢,起到很好的减肥瘦身功效,让身体挺拔、修长、充满青春活力。
五、学情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但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是继续教育的最佳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又比较自信,而他们的潜能需要老师来开发。怎样才能把学生的这种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呢?怎样才能把这堂课的内容上的灵活多变呢?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提高学生的练习参与度?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六、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后能初步了解跆拳道的历史,跆拳道的发展背景以及当今跆拳道的发展形式。培养学生“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
2、运动技能目标:跆拳道常用基本腿法的使用技巧与方法。
增强体质目标:发展学生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平衡性力量、速度、耐力、爆发力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积极进取、忍耐克己、晓礼知礼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学习中懂得良好的体育道德,安全守纪、合作交往、竞争、团结、创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自我保护。
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生对跆拳道历史精神的理解,练习中要以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为宗旨。腿法动作的协调性、速度、爆发力。
2、难点:学生对跆拳道精神的正确理解,技术动作练习时身体的协调性、单脚支撑能力、单脚支撑时身体平衡能力。横踢练习时的翻胯弹腿送腿。
教学方法
针对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又比较自信,采用了示范、讲解、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九、 教学设想 1、见面行礼,尊师重道:(无论在何时何地见到老师必须行鞠躬礼问好,同学之间也要互相行礼)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面向国旗进行宣誓) 3、动感音乐,活动热身: (学生带领动感操) 4、语言激励,努力学习:(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