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测控】2017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第25课 桃花源记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docVIP

【名师测控】2017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第25课 桃花源记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师测控】2017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第25课 桃花源记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

第25课 桃花源记 【导学目标】 1.理解本文所寄托的社会理想。 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了解“世外桃源”的故事,并能加以复述。 3.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体会文章语言简洁而内涵丰富的特点,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4.发挥想象,改写文章,培养自己的想象力。 【课时计划】 2课时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 深悟文本”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精彩导入 激发兴趣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在茂盛的桃林中,一位诗人迎面走来,满怀愁绪、愤慨与无奈,曾经满怀豪情,心系天下,不料社会动乱,一片污浊。于是他独善其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不逍遥自在;于是他归隐田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好不悠闲惬意;于是他寄情山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用旷达的胸襟去包容命运的不济与悲哀。今天,让我们循着这位诗人的足迹,走进桃花源,聆听诗人对理想的诉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yǎn)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 阡陌交通(qiān mò) 无人问津(jīn) 间隔(jiàn) 诣太守(yì) 刘子骥(jì) 此中人语云(yù) 2.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作品有诗《归园田居》《饮酒》等,散文《五柳先生传》等。陶渊明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但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或“五柳先生”。 3.背景介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而以《桃花源诗并序》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记”相当于诗的序。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而流传更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 4.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1)古今异义 缘溪行(古义:沿,沿着;今义:缘故、缘分) 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味道鲜美) 说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 学法指导 文言文朗读停顿方法 1.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如:“至于”“夫”“若夫”“盖”等。例: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2.句首关联词后面应停顿。例:然则/何时而乐耶? 3.时间状语在句首要停顿。如:当/先主/屯新野。 4.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后要停顿。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可/以一战。 6.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之间要作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以不停顿),以使语意明确。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学法指导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文句子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 1.对,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2.换,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3.留,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以及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 4.删,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翻译,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一些句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承的一些连词、起补充音节或停顿的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等,均可略去不译。 5.补,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翻译时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不用说,更不用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