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识源】2015年八年级语文下册23 词五首《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VIP

【金识源】2015年八年级语文下册23 词五首《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识源】2015年八年级语文下册23 词五首《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诵读,体味课文的意境。 2、抓住“壮”,通过品味、朗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3、品理解三个典故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在一首词中通过朗读表现豪情壮志与无奈悲凉的方法技巧。 2、梳理现实与梦境的叙事结构关系,明确雄壮与悲凉的抒情层次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破阵子》,体会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名、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重点与难点:   1、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背诵积累诗词名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生一起背诵学生曾经学习过的辛弃疾的两首词。   二、介绍词的常识、小序、作者及时代背景。(请学生介绍,了解预习情况)   1、词的常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大家看,写在最上面的“破阵子”是题目吗?   不是,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沁园春”、“卜算子”一样是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才是题目。   2、“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结合注释1,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辛弃疾赋闲时写给他的好朋友陈亮的。我们知道,要理解诗必须先要了解作者。那有谁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词所涉及的辛弃疾和陈亮两个人?   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在北方。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同时,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隆兴初,与金人约和,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   4、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   三、整体感知   我们知道文章有“文眼”,诗有“诗眼”,就是那篇文章或诗歌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字词或句子。对与词来说,我们姑且称之为“词眼”。这首词的“词眼”就在题目里,谁能把它找出来?   “壮”。这个字是本词的“文眼”,整首词都是围绕这个字来写的。大家能找出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壮”,这个“壮”字的含义又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我们梳理了课文后再来回答。   1、首先,先听一下录音,大家在书上注音;然后我请几位同学试着为我们朗读一下。   2、学生朗读,理解这首词的含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回:醒。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这时候作者回想梦中之事想到了下面的景象。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八百里:牛。(典故)。八百里分麾下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的顺序为“分麾下八百里炙”的倒装,分给部下烤牛肉,以犒劳出征的士卒。   五十弦:瑟,泛指乐器(典故:以前都有50弦,因三皇之一的泰皇受不了它发出的悲哀之音,才下令改为25弦)。   翻:演奏。   “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字改为“弹”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翻”字写出了战歌嘹亮,乐器轰鸣的热烈场面;如用“弹”字代之,就表现不出这种气氛。   “秋”仅仅表示这时是秋天吗?不,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两句是宽泛对偶,这样看来与“如”字相对的“作”字是什么意思?   作:像。这个字古今词义不同要注意。的卢: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霹雳:弓弦的响声。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君王的天下事是指什么?统一国家。   多想完成君主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3、我们梳理了整首词后,大家能否找出文中表现“壮”的地方?   这些句子表现出来的“壮”的内涵是什么?   壮: 点兵出征、飞驰敌阵——壮观而激烈 雄壮 统一国家、名垂青史——雄心壮志   本词的文眼“壮”,仅仅是雄壮吗?   不是,最后一句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这里的“壮”还有为“悲壮”的含义。   作者化“雄壮”为“悲壮”,由理想回到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者有抗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却只能在沉醉后的梦里驰骋沙场,心中有壮志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anglipo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