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亲子关系与互动
第二篇 實務篇 第七章 親子關係與互動 學習目標 「父職」的意義為何? 「母職」的角色內涵有哪些? 何謂「子職」?其與「孝道」之間有何關聯? 孝道具有哪四種層次? Duvell將家庭生命週期分為哪八個階段?每一階段各有何需求與發展任務? 有效的親子和家人溝通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哪三方面的技巧? 面對孩子的問題,一般父母常會扮演影響到親子間溝通的哪七種傳統角色? 親子間可由爭執中凝聚力量,而使爭執成為一種有效溝通的技巧有哪九項? 家庭會議的舉行,其主要目的為何? 家庭會議的召開過程中,有哪八點基本指導原則? 第一節 親職與子職之角色 壹、父職角色 「父職」(fatherhood)通常僅指父親與孩童的關係(relationship)。 貳、母職角色 「母職」(motherhood)是指作為母親的實際行為,及其衍生出來的社會性印象中作為母親或代理母親者,所應扮演的角色或實際從事的相關事務(蔡麗玲,1997)。 參、子職角色 「子職」是指子女對父母所應盡的職責,也可以說是子女在家庭中,對父母所應盡或所擔負的職責,及其所表現之行為的總和。 肆、子職角色學習 Sung(1998)針對子女職責歸納出以下六項:一、表示對父母的尊敬;二、實踐個人抱負;三、使家庭和諧;四、回報父母;五、表現對家人的關懷與喜愛;六、願意為家庭做出犧牲。 第二節 親子關係及其溝通技巧 壹、親子溝通的意涵 家庭中的成員因溝通而產生互動、交換訊息,並藉此互相了解。 良好的溝通是增進家庭關係之必要條件,而親子溝通即是家庭溝通中的一環。 貳 親子溝通的型態 一、Satir(1972)認為在家庭中處於壓力下的兩人關係,其可能呈現的五種溝通型態 討好型(placating) 指責型(blaming) 超理智(super-reasonable) 打岔型(irrelevant) 一致型(congruent) 二、邱清泰(1979)將親子溝通的型態分為三種 理智型 感情型 平衡型 三、Olson、McCubbin、Barnes、Larsen、Muxen和Wilson(1983)以溝通技巧來分,將親子溝通分為以下兩種 開放式溝通 問題式溝通 四、Moschis(1985)以溝通取向來分,將親子溝通型態分為兩種 社會取向的溝通型態(socio-oriented communication) 概念取向的溝通型態(concept-oriented communication) 參、家庭生命週期及親子、家人間的互動關係 第一階段:新婚夫妻(married couple),尚未有孩子 第二階段:養育孩子的家庭(childbearing family),老大在三歲以下 第三階段:學前年齡孩子的家庭(preschool children),老大在三歲至六歲之間 第四階段:小學年齡孩子的家庭(school children),老大在六歲至十三歲之間 第五階段:中學年齡青少年的家庭(teenagers),老大在十三歲至二十歲之間 第六階段:孩子均已成年且離家的家庭(launching children),從老大到老么均已離家外出求學、就業或成家 第七階段:中年父母的家庭(middle-aged parents),從空巢期至退休 第八階段:老年的家庭(aging family members),從退休到死亡 肆、影響親子之間溝通的阻礙因素 一、指揮官的角色 二、道德家的角色 三、萬能者的角色 四、法官的角色 五、批評者的角色 六、安慰者的角色 七、心理學者的角色 伍、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 Lamanna和Riedmann(1994)指出,以下技巧會有助於由爭執中凝聚力量,而使爭執成為一種有效而非破壞性的溝通,同時讓彼此的關係更為親近,可多方運用於家中的親子溝通: 一、傾聽。 二、彼此坦誠。 三、使用「我訊息」的敘述句並避免攻擊(參見第五章第二節)。 四、給予回饋並加以核對。 五、謹慎選擇爭執的時間與地點。 六、把憤怒放在特定的議題上。 七、清楚爭執的原因。 八、有意願做自我改變。 九、不要抱持「非贏不可」的心態。 有效的親子和家人溝通過程中,要能同時掌握三方面: 一、認真傾聽 二、適當反應 三、自我坦露 陸、父母要記得在親子互動過程中學習當一名好聽眾 柒、父母對孩子宜多發揮正向的期許作用 第三節 學習召開民主式的家庭會議 壹、召開家庭會議的基本原則 一、定期舉行會議、把握時效 二、家庭會議的內容要有變化 三、全家輪流當主席共同負責 四、共同訂定並遵守議事規則 五、尊重每位成員的自我表達 六、家庭會議中若無法達成共識時可採多數決 七、家庭會議的決議應大家遵守 八、家庭會議應有完整的紀錄 貳、家庭會議的功能及其實施步驟 一、家庭會議具備的六項功能 聽到家人彼此的意見。 公平分派該做的家事。 計畫全家的消遣娛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