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学 1-4篇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中药学 1-4篇章.ppt

《中药学》 主 编:张廷模 主 讲:鲁道旺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二、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 三、考核方式 ; 四、教学参考书; 总 论;中药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地位;1、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药用物质。也是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从产地来看,绝大多数的中药最初都是出产于中国。 2.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3.它充分地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   ;2、本草的含义: 古人谓“诸药草类最多,诸药以草为本”。由于中药的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本草典籍和文献十分丰富,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献,并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及至近代,随着西方医药学在我国的传播,本草学遂逐渐改称为“中药学”。 ;3、中药学的概念: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药理、化学成分等一切与中药有关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中药相关术语: 中药材、饮片、中成药、草药、民族药 ; 二、中药的起源;三、中药学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 代 表 作:《本草经集注》 作者:梁·陶弘景所辑。 成书年代:公元500年左右 载药数目:730种 【隋唐时期】 代表作:《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 部官修本草。 作者:李勣、苏敬等主持编纂,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 分的人力和物力。 成书年代: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载药数目:844种。 书中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 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 其他有名的本草著作 《本草拾遗》:作者:陈藏器。成书年代:开元年间(公元 713~741年)。 ;【宋代】 宋代本草书籍的修订,乃沿唐代先例以国家规模进行。 1、宋代的官修本草有: 《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本草图经》 《本草图经》亦称《图经本草》,所附900多幅药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版刻本草图谱。 2、宋代个人著名本草著作:《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世 简称《证类本草》 作者:唐慎微。 成书年代:1082-1083年。 载药数目:1500余种。;【金元时期】 金元两代没有出现一种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本草。这一时期的本草,一般出自医家之手,内容简要,具有明显的临床药物学特征。 刘完素的《素问药注》、《本草论》 张元素《珍珠囊》、《脏腑标本药式》 李东垣《药类法象》、《用药心法》 王好古《汤液本草》 朱丹溪《本草衍义补遗》;【明代】 代表作:《本草纲目》 作者:李时珍。 成书年代:初稿1578年,定稿1592年,出版1596年。 载药数目:1892种(新增374种)。 主要成就和贡献:《本草纲目》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 学成就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 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 末即传播海外,先后有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 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明代官修本草:《本草品汇精要》 刘文泰奉敕修定 本草,编成《本草品汇精要》,收药1815种。本书绘有 1385幅精美的彩色药图和制药图,是古代彩绘本之珍品。 该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 ;【清代】 清代本草研究的特色:   1、进一步补充修订《本草纲目》的不足,如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 2、编撰成节要性本草,如汪昂《本草备要》、吴仪洛《本草从新》、黄宫绣《本草求真》等。 3、重辑《神农本草经》,如孙星衍、顾观光等人的辑本;或对《本经》进行注释发挥,如张璐《本经逢原》、邹澍《本经疏证》等。 4、大批草药专著,也为综合本草提供了新的内容。 5、清代专题类本草门类齐全,其中也不乏佳作。;【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的药学特点主要表现为 1、随着中医学校的建立,涌现了一批适应教学和临床运用需要的中药学讲义。这些中药讲义,对各药功用主治的论述大为充实。 2、药学辞典类大型工具书的出现,是民国时期本草学中的一件大事。其中成就和影响最大者,当推陈存仁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为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药学辞书。 3、本草学的现代研究开始起步,植物学、生物学工作者对确定中药品种及资料调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许多药学工作者则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