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7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具体分析及教学建议.ppt

江苏省徐州市2017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具体分析及教学建议.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徐州市2017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具体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命题的基本情况 1、按照规定及要求制订试题的双向细目表( 《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徐州市2016年中考思想品德命题要求》) 2、选取丰富且权威的材料(教材、《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徐州日报》、《半月谈》、人民网、新华网等) 3、试题均为原创,体现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复习指导》及《考试说明》上的题目亦有所体现) 一、命题的基本情况 4、试卷的呈现方式力求新颖、活泼、图文并茂(漫画、图表等,有利于拉近试题与考生的距离,缓解考生考试中的心理压力) 5、认真打磨,力求试题的科学与规范(语言、文字、阅读量、设问、材料出处的核实、标点、材料与设问的契合度) 6、结合审题人员意见,修改并完善试题 二、试题分析 1、试题特点 2、试题解读——选择题 3、试题解读——非选择题 2、试题解读(单选题) 本次考试试卷满分为50分,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内容涉及时政和整个初中所学的知识。 单选题共13题,每题2分,共计26分,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对时政题的考查,突出人们普遍关注的“大事” (十三五规划;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得分率较高,在许多模拟考试的试卷中均有类似的试题;对时政的复习予以较强的导向作用。 2、试题解读(单选题) (2)结合热点材料,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附录3 ) 从得分率来看,选择题得分率均在80%以上, (成绩统计)其中第6、9题得分率稍低 3、试题解读(非选择题) 30.(6分)简答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参加学校组织的“生态徐州”宣传活动,他们拍摄的短片《生命之源》获得了特等奖。以下是片中的镜头剪辑: 【镜头一】徐州是全国4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6。目前,我市节水型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家庭约200家,通过雨水再利用、再生水再利用和矿井水再利用等措施,一年可节水4亿吨,相当于40个云龙湖。 【镜头二】城市应该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时能“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为了更好地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徐州市加强推广和利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 【镜头三】一家餐馆的服务员悄悄地将泔水倒入饭店边的河中;一家化工厂夜间将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道;几位游人随手将垃圾扔进清澈的湖水里…… (画外音:守护生命之源,建设生态徐州,你,我,我们,携手在路上!) (1)研读镜头一和镜头二,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依据。(4分) (2)请就如何解决镜头三中的问题,从道德和法治的角度分别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以拍摄宣传短片为背景,活动的形式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并能够且乐于参与其中的;尤其是在拿到第一个“大题”时,学生读来感到很亲切,设问指向明确,没有紧张的感觉;同时,学生有话可说,答案开放,但是综合性较强,需要在认真阅读材料的前提下,紧密结合信息多角度、全方位理解才能得高分,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本题第一问得分较低,从阅卷情况看,学生的主要问题在于答案不全面,综合归纳的能力欠缺,许多考生只知道背诵答案,不能与材料结合起来理解设问的要求。这提醒我们,在复习中要避免死记硬背,要积极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考点的内涵。 参考答案: (1)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的资源形势严峻;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强化资源节约和保护,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每点1分,共4分。答出四点即可) (2)要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强化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依法惩治破坏水资源的违规、违法行为。(每个角度1分,共2分,言之有理即可) 3、试题解读(非选择题) 31.(9分) 契约精神的内容丰富,是文明进步的标志,而这种精神确实是当今时代许多人所缺乏的,中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这种精神的培养是必要的,本题将契约精神的内涵巧妙地隐藏在正反两个方面不同的事例的背后,分析道理和落实在行动上的设计,让学生在作答之后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责任感受,从而落实学科的三维目标,这样的设计在全国各地的考卷中至今还没有出现过,这又会让人眼前一亮。 本题第二问(情境中的“枪手”“被替考者”受到处罚的理由有哪些? )得分较低。其原因主要是审题能力欠缺(关键是要明确情境中的枪手受到处罚的理由),情境中的关键词语有两个:“刑法修正案(九)作弊入刑施行后” “枪手”“被替考者”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一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或8000元。这启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而不是靠考前的不停做题。 参考答案: (1)田家炳卖掉别墅,将卖房款全部捐给学校,弘扬了我国人民信守承诺的传统美德,说明他努力兑现承诺,是一个有诚信的人,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