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界定研究变量自变量.ppt

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界定研究变量自变量.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界定研究变量自变量

界定研究变量 自变量:也称刺激变量、输入变量,在研究中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变化并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因素或条件的组合。 因变量:也称反应变量、依变量,是因自变量变化而引起变化的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于被试后产生的效应,研究者要测定的结果变量。 因变量的价值取决于自变量:y=f(x) 一般说来,自变量通常与原因有关,因变量通常与目的有关,如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增进、品德或良好个性的形成等。 例如: 小学生智力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噪音与记忆效果的关系 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变量类型 自变量:主动变量、属性变量 因变量:结果变量 无关变量(控制:消除、平衡、随机) (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心理学的方法很多,其中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个案研究法。 选用哪种方法主要取决研究的任务。 1、观察法 观察法又称自然观察法,它是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外部行为活动表现,从而推断、分析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特点: 在自然条件下进行 有准备、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 观察方式: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 达尔文对其儿子Doddy行为发展的观察日记,从Doddy最初的反射活动、恐惧和愤怒开始记录直到推理和道德等复杂的行为发展,并且与动物行为进行了比较。 幼儿教育家陈鹤琴用日记方式记录了儿子陈一鸣自出生起的发展,观察了808天,发表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最早使用观察日记的方法对他不满三岁的孩子行为的观察研究,写成《一个父亲的日记》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许多著作中都采用了日记描述法,他的许多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结论都产生于他对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的过程。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对他的孩子从出生起直到三岁,每天做有系统的观察,有时也进行实验,他把这些记录整理出来,写成了一部有名的著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第一版,由于这部书的出版,给科学的儿童心理学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案例:陈鹤琴:第69星期(第478天) 智慧的发展:今天他玩的一个木球滚到了椅子下面,他就跪下去拿,不过椅子的档把他挡住了,他拿不着就喊起来,叫人来拿,但是没人去帮他。后来他爬到没有档的一面拿到了。这可以证明他的智慧已经发展得很高了。从前他拿不着东西就喊叫,并不能想出第二个方法来对付它,现在一个方法不成就想出第二个来,第二个不成又想出第三个来。当儿童智慧已经发展到这样的地步的时候,做父母的不应当事事为他代做,以免阻止他智慧的发展。 想一想: 观察法有哪些优缺点? 思考 观察法的优缺点 优点: 被试处于自然状态,其心理活动和表现比较自然真实,研究可获得真实可靠的资料。 不足:     只能了解心理事实,不能解释发生的原因(描述层面) ;只能被动等待心理事实的发生,不能主动控制其发生。 费时、偶然性 运用观察法应注意的问题 观察前观察者要做好准备 观察时尽量使被试保持自然状态 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 观察应排除偶然性,一般应在较长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 2、调查法 预先拟定问题让被试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 访谈调查 优点:标准、匿名、间接 方便、 高效 缺点:不合作(压力 反感 隐私) 描述层面 问卷调查中存在问题: 回收率难以保证 不能保证填答问卷的环境和填答质量(装假倾向、暗示、对事实的回答错误、无回答) 问卷设计要求比较高 3、个案研究法 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优点:深入 缺点:真实性、代表性的局限 4、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几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自变量 因变量 控制变量(无关变量) 实验组 控制组 实验设计 实验室实验法 现场实验法 优缺点 链接 “斯芬克斯之谜” (二)过去:哲学家们的贡献 中国古代: “人性之争”    孔子 荀子 墨子 西方哲学家的贡献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