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重理解的課程設計UNDERSTANDING BY DESIGN.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理解的課程設計UNDERSTANDING BY DESIGN

重理解的課程設計Understanding by DesignGrant Wiggins Jay McTighe譯者:賴麗珍重點整理: 周郁菁定義: 1.理解: 在各種適當的實作表現方面, 對概念、人物 、情境過程等所顯現的洞見。理解是指個人知道的事物明白其意義,能夠知其所以然,且具備在不同的情境脈絡下,應用這類洞見的能力。 2.大概念:超越個別的知識或技能,聚焦在更大的核心概念、原理或過程,做為課程教學及評量的焦點, 是持久的、可學習遷移的,是理解的基礎素材和關鍵概念。 3.學習遷移 : 在不同的情境中適當、有效地使用知識的能力,這些知識來自於學習者最初習得的情境。 4.逆向設計:從學習結果開始找出必備的證據,來決定達到的學習結果(評量) 。在具體指定學習結果和評量方式後,再決定使學生具備有用的知識和能力所需的教學。 定義: 5.實作(任務)表現: 運用個人知識,以有效行動產生作品來展現個人技能。 學生必須在建構不良、非例行、或有無法預測的問題和挑戰的情境中, 將所有的能力整合起來。 必須學習創新,學習使用他們的判斷和知識而產出行動或作品。 6.評量:依據特定目標和標準來分析學生的學習成果。 評量的方式很多元: 測驗、現場晤談、 觀察、 自我評量、 調查等。 其意涵是教師在評量的過程中, 要對學生作設想周到的觀察及公正的判斷, 提供學生清楚、有幫助的回饋(說明優缺點) ,不針對學生的表現 下評斷或給分數。 7.同理心:設身處地的能力,是習得的能力。 擺脫自己的情緒反應以掌握他人情緒的能力。 是審慎的行動, 是從其他人的觀點理解世界或情境脈絡的能力。 理解 Understanding1.理解是重要且有意義的推論,取自專家的經驗並陳述為具體有用的通則。 通則是範圍廣而抽象;應用普遍;長期有效的;可藉由不同的實例來表現。2.理解指可轉移的大概念,有超越具體主題的持久價值。 持久的理解來自學習遷移,也能產生學習遷移,可應用到新的情境。3.理解涉及到抽象的、反直覺的、及容易錯誤理解的概念。 最適合做為跨內容(uncoverage)的教材。學生透過探究和建構,以辨別、推論 或證實學習的內容。此類教學在說明技能的目的後,澄清有效率的有用策略。4.理解是由學習者建構,以歸納的方式發展或發現學科內容,在實際情境中,以真實的問題,利用概念且活用學科技能。 課程設計的目的在幫助學生做推論。要思考、提議、測試、發問、批評、證明, 研究和證實之後再接受以達到理解。5.理解摘要了技能領域重要的策略性原理。大概念: Big idea學習者透過大概念可探究關鍵的概念、議題,或尚未發現或存在於課程內容的問題,透過引起爭議的問題來經歷積極審視課程內容的過程,使學生能深化其理解。(ex:概念、主題、持續的辯論和觀點、自相矛盾之說、理論、背後的假定、一再出現的問題、理解或原理)主要問題 Essential question1. 在生活中各方面重視的重要問題(範圍廣、長期的、有爭議的)2. 學科內的核心概念和問題: 關鍵概念;目的和價值;策略和技巧;應用的情境3. 學習核心學科內容的問題,能幫助學生有效探究及理解重要而複雜的概念、知識、技能。4.吸引一群特定而多元的學習者,並維持學生的興趣。總括式:作為概念的支柱,導入的問題指向對事實的探究。主題式:要求分析、詮釋、建構論據課程設計過程的起點1. 從學科學習標準開始2. 從考慮所期望的真實應用開始3. 以關鍵的學習資源或偏好的學習活動開始4. 從重要的技能開始5. 從關鍵的評量開始6. 從既有的課程單元開始單元設計的循環過程設計教學UbD課程設計法整體概念階段一1.什麼是有價值的適當學習結果?2.什麼是關鍵的、期望的學習活動?3.什麼是學生應該習得的理解事項、知識、能力表現?4.哪些大概念可以架構所有這些目標? 課程設計標準聚焦在大概念和核心的挑戰上階段二1.達到期望學習結果的證據是什麼?2.什麼是期望的理解事項之適當證據? 提供公正的、有效的、可靠的、足夠的評量方法階段三1.哪些學習活動及教學可以促進理解、知識、技能、提升學生興趣、卓越表現? 教學的吸引度和效度,使用WHERETO要素讓學習計畫有效能, 使學生專注學習。注意三個階段的整體連結和整個單元的連貫性。 逆向設計 backward design 最佳的課程設計來自對所追求知學習的逆向推斷 在學生學習之前對其呈現評分指標,可藉由確認學生應該努力達到的 重要學習品質,來提供學生學習表現目標。對設計過程的評論1. 評量的功用是做為教學目標,以加強教學焦點和修訂過去的教學計 畫,定義學生理解和表現的知能。2. 依據期望學習結果修訂教學活動或專題學習,以有效促進期望的學 習結果。3. 考慮什麼教學策略最能有效幫助教師達成目標?考慮特定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