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单元能力训练卷2.docVIP

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单元能力训练卷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单元能力训练卷2.doc

 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一) (考查范围:第一单元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60分) 1.“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 B.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 C.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 D.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2.《史记·齐太公世家》载:“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伐纣决战)。”这则材料不能说明(  ) A.大多数周人仍敬信天命 B.周武王不再信天意而只重人劝 C.周武王是最高决策者 D.周武王会听取政治经验丰富的臣子的意见 3.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  ) A.定期朝觐皇帝 B.监察百官 C.负责地方行政 D.拥有世袭权 4.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 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6.“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 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能够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 C.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D.有效地防止了政权被颠覆 7.“凡有政事悖谬,及贝勒、大臣骄肆慢上、贫酷不法、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由此可见,清初都察院行使(  ) A.行政权 B.监察权 C.司法权 D.举荐权 8.王元规是太原人,父亲过世后,母亲带他回娘家。当地一位富豪,欲将女儿嫁给他。母亲考虑自己的贫困处境,有意结此亲事,当时才十二岁的王元规却哭着说:“古人讲究门当户对,我们不能因为暂时住在这里,就不顾身份。”母亲觉得有道理,就婉拒了这门亲事。这则故事反映出什么样的社会观念(  ) A.这应是发生在西汉初年,反映当时的门第观念 B.当时的世家子弟年纪虽幼,却可自己决定婚事 C.地方富豪有意与高门子弟联姻,提高社会地位 D.当时女性地位高涨,子女的婚姻全由母亲决定 9.张明撰写的论文中有句“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此言论当援引自(  ) A.《史记》 B.《旧唐书》 C.《宋史》 D.《明史》 10.近代有人指出:“枪杆子出政权。”古代也有人说:“天子者,兵强马壮者居之。”中国历史上,这种情况有时会成为政权交替的常态。这一“常态”可能是(  ) A.汉代颁布“推恩令”的结果 B.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 C.明代废除丞相的原因 D.清代设置军机处的依据 11.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意见发回重拟时,如果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对上述理解正确的是(  ) A.明朝内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B.明朝政治初露民主迹象 C.明朝君主专制较前代有所弱化 D.明朝内阁大臣掌握了决策权 12.“(封函传递迟速)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紧者。即此一事,已为前代所未有。”按这样的方式和速度传达皇帝“谕旨”的是(  ) A.唐朝的尚书省 B.明朝的内阁 C.清朝的军机处 D.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