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煤岩分析指导焦化生产田锁根.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用煤岩分析指导焦化生产田锁根

运用煤岩分析指导焦化生产 田 锁 根 山西亚鑫煤焦化有限公司 1 前言 煤是固体可燃有机岩,也是有价值的能源矿产。煤岩学是以岩石学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煤的物质成分、性质和工艺用途,并确定其成因及合理应用的科学。运用光学仪器如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显微镜光度计等对煤进行观察和测定,运用电子显微镜和图象分析仪对煤的显微组分的性质、形态及其在煤化过程中变化等特点进行研究。随着生产的发展,煤岩学不断向纵深发展,煤岩学家发现,煤都是由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不同的三组物质构成,且煤的主要性质又取决于煤岩组成,从而促进了煤岩学的广泛运用。如在煤的洗选、炼焦、液化、气化、燃烧等方面,需要煤岩学方法作为检验煤质的重要手段,用煤岩学分析方法评价煤的炼焦性能,确定炼焦煤配比和预测焦炭强度。 2 煤的岩相组成 2.1 煤是一种组成、结构非常复杂和极不均匀的混合物,其中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和几十种复杂的煤岩显微组分。煤的显微组分是指煤在显微镜下能够区分和辨识的基本组成成分。按其成分和性质又可分为有机显微组分和无机显微组分。有机显微组分是指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煤中由植物有机质转变而成的组分,大体可分为镜质组、惰质组、壳质组;无机显微组分是指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煤中矿物质,常见的矿物质主要有粘土矿物、硫化物、氧化物及炭酸盐等。 2.2 炼焦用煤的工艺性质,不仅取决于变质程度,还同其岩相组分密切相关。处于一定变质阶段的镜质组具有良好的膨胀性和粘结性,并随着煤化度的变化而变化,先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大致在肥煤处出现最大值;壳质组的软化温度最低,有良好的流动性,也是炼焦的活性组分;惰质组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时既不软化,也不粘结。由于镜质组在炼焦煤中一般含量占绝对优势,炼焦加热过程中它能热解生成非挥发性液相产物,这种液相产物是粘结其它惰性组分使之形成块状焦炭的的重要物质。 2.3 决定炼焦煤性质的首要成因因素是煤的变质程度。炼焦煤的性质就其成因因素而言,目前公认首先决定于标志变质程度的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Rmax能综合地反映煤的化学结构,它随煤的变质程度加深不仅易于分辨,并显示有规律的变化。 任何炼焦煤中镜质组的反射率不是均一的,均呈正态分布。低变质程度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峰位高,分布区间窄,而且分布落在较低反射率区间;随变质程度提高,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区间增宽,并向反射率较高处移动。粘结性最强的镜质组反射率大致在1.1%左右。距离1.1%越远,粘结性越差,以致消失粘结性。见下表(勿绝对化): Romax与煤种的大致对应关系 3 运用煤岩分析指导生产 3.1 公司简介 山西亚鑫煤焦化有限公司是与中化国际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中外合资企业,现有JNDK43-99D型捣固焦炉一组3座,147孔。1#焦炉于2003年5月投产,同年8月达产。焦炭产品除供应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外,远销美国、日本、英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公司于2005年通过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个管理体系认证。 在6年多的生产实践中,我们不断改进炼焦配煤技术及措施,改进生产工艺,合理使用长焰煤、石油焦、焦粉等非炼焦用煤配煤炼焦,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焦炭质量,致力于节约优质炼焦煤。公司自行研发生产的大块焦已成功进入日本市场,享有一定声誉。 3.2 稳定焦炭质量 3.2.1 常规炼焦主要是将肥煤、焦煤、瘦煤、贫煤、气煤、不粘煤以及配煤添加剂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高温干馏生产焦炭。我国煤炭分类目前仍采用1985年1月19日通过的煤炭分类国家标准。其使用的主要分类指标:一是表示煤化程度的可燃基挥发分(Vr%);另一类是表示煤的工艺性质的粘接性指标,如粘接指数(G)、胶质层最大厚度(Y)及奥亚膨胀度(b)作为指标。 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许多供煤厂商利用我国煤炭分类标准的局限性,将两个或几个煤种掺混达到常规煤分类指标后外卖,即混煤。目前,大部分炼焦用煤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混煤现象。给炼焦工作、焦炭质量的控制等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增加了焦炭成本。尤其是价格较高的主焦煤、肥煤等尤显突出。 3.2.2 我公司2009年12月中旬生产的焦炭冷态强度出现异常,M40下降了2~3个百分点。经对单种煤查仓分析、配煤生产、炼焦工艺制度等生产过程检查,未发现异常。原料煤的常规的质量指标检验如Vad、G、Y等指标亦无明显异常。随后,对主要原料进行了岩相检测。其中,主焦煤经岩相分析,结果如下: 11月份主焦煤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报告 12月份主焦煤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报告 岩相分析结果表明:虽然11月份、12月份主焦煤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