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要素以及艺术【2015南宁学院】.ppt

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要素以及艺术【2015南宁学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要素以及艺术【2015南宁学院】.ppt

关于课题的整体设计论证 项目设计论证是有意识的策划、谋划、创造,不是简单的“填表”。 项目设计论证的三部分之间要科学谋划,重点要放在设计论证的第二部分,也就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的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上的陈述与解释上。 这部分的内容一定要有新意,要有别的研究没有达到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以及宽广的视野,要有严密的逻辑结构,有逻辑顺序,有思想提炼,有理论的升华,有规范的语言表达,能自圆其说。 关于课题的整体设计论证[续] 申请书就是直接面对评审专家的一张脸,在反映出申请者的观点的同时也会反映出申请者的研究作风、学风,因此,一定要体现出良好的文风。不能搞概念游戏,搞文字游戏,故弄玄虚;要提倡简洁明快、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文风,更不能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把明白的事往糊涂上说。一定要仔细、严谨,避免逻辑性错误,避免语句不通或漏、错别字等现象的出现,也就是绝对不能出现“硬伤”! 容易出现的不合理写法: 1、 整体论证与题目脱节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泛北部湾地区区域认同的构建是建立在处于该地区的国家彼此间精诚合作的基础上的,泛北部湾地区价值认同构建归根到底是构建一个泛北部湾地区和谐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主要内容包括: (1)泛北部湾地区区域认同的主要内容。 A.以对话、协商机制来建立减少分歧和争议、消除地区安全隐患的共同的地区安全观; b.以泛北部湾地区国家间旨在消除贫困、共同繁荣为目的有、在贸易、旅游、农业等方面合作而形成的合作共赢的地区发展观; c.以泛北部湾地区多民族交流为基础的多民族文化的和合观; (2)泛北部湾地区区域认同构建的主要途径。[有哪些?没有细节?] --自《区域合作背景下泛北部湾地区认同的构建——一种历史学的研究视角 》项目 [从内容看,没有实现课题题目所说的“一种历史学的研究视角”。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应该就是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该地区地区认同的历史根据、依据是什么?有什么历史因素为大家所共同认同,又有什么因素影响认同的形成。因为题目是“构建”,也就是在努力之中,如果是历史的视角,就应该是构建的历史依据、背景。 事实上,提出泛北部湾区域合作不但有地理的依据,更有历史的依据(如共同受到西方冲击,共同反对外来侵略,历史上的经济、文化交往等),而影响泛北部湾地区不认同的重要因素往往也是历史问题(如南海问题)。显然,现有论证的内容与主题脱节了。--陈雄章] 主要内容: (1)贺州市的民间节庆数量及具体分布研究。 (2)贺州市民间节庆的成因研究。考察贺州这个地方为什么形成这么数量众多的民间节庆?为什么每村每寨的节庆时间、节庆名称会不相同?南岭走廊这个地理环境对节庆的形成有什么作用?等等 (3)民间节庆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研究。民间节庆到底有哪些仪式活动?这些活动蕴含有哪些民族文化?哪些是积极应该开发保护的?哪些是消极应该扬弃剔除的? (4)民间节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研究。考察政府如何因势利导,利用民间民俗文化打造文化产业、促进地区的旅游业、推销地区的风味特产与特色餐饮等,进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5)民间节庆与社会和谐的关系研究。考察民间节庆在本民族的精神传承、民族之间的沟通融合、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中有何作用,对当代社会和谐建设有何积极意义等。 ------《南岭走廊中段民间节庆与社会和谐研究——以贺州市为例 》 [从题目看,重点是节庆与社会和谐的关系,重点是两者的关系。从研究内容看,侧重的则是节庆的本体研究,出现研究题目与研究内容的脱节。]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与文化事业一样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文化在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近年来许多国内外城市愈来愈重视文化产业,纷纷从城市未来发展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新要求、新目标。上世纪西方学者曾经预言“文化是明天的经济”,文化资产被称为“文化财”,通过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提出了“体验经济”、“朝阳”般的“第四产业”等论点。我国学者也指出,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文化既是经济、政治发展水平的精神投影,也是经济、政治发展的物质表现,但它同时又是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中最难以把握却又必须把握的要素。在城市发展中,文化竞争力的高低,有时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城市发展的后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底蕴的深厚和文化发展体制的现代化。有人认识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现代科技与文化结合导致产业升级的要求,是抵御国外文化渗透和对文化市场的侵占,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民族文化与抢占国际经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