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文化与出版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平市文化与出版局

南平市文化与出版局 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主要工作思路 2008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文化厅的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全年我市文化工作始终以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围绕认真履行职能完成工作任务,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与促进闽北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相结合,与服务群众、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服务大局,认真组织开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喜迎奥运重点活动,形成声势,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组织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春满绿色腹地”一县一歌创作,目前已完成歌曲创作。印制了《春满绿色腹地·南平市优秀创作歌曲集》,群众性歌咏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创作了南词现代戏《公民张二狗》、音乐剧《无弦琴》、话剧《铁警柔情》,修改了赣剧《木樨花开》,目前4个剧本已完成二稿创作,并送省厅,参评福建省二十四届戏剧会演剧本征文活动。成功举办了迎奥运剪纸作品展,书法作品展,专场文艺晚会。隆重举办了庆祝建党87周年专场文艺晚会。圆满完成了第三届福建省曲艺开幕式暨南平赛区演出活动任务。在激情广场成功举办了第十届福建省音乐舞蹈节南平分赛区声乐、器乐、舞蹈、合唱四个专场比赛演出活动,获得了极好的社会反响。12月下旬至明年1月,将按计划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摄影图片展和南平市第三届“农家乐、奔小康”农村艺术节。 二、积极推进公共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为民惠民服务水平 (一)积极向上争取资源,努力提升文化设施建设水平。 今年,我局向省上争取了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新建(或改扩建)的项目及资金450万元以上。村俱乐部已覆盖全市86%的乡村。新建了135家农家书屋。向省上争取牌匾制作补助资金0.85万元,书屋图书配备资金82.6万元。目前,书种已选定,待省上资金一到位,书即可到。积极推进农村数字化电影放映,全市目前配备了数字电影放映设施25台。2008年,全市文化部门送电影下乡15220场,与省文化厅下达我市当年电影下乡13760场目标相比,超出1460场。其中,数字电影6727场,比省厅目标降了154场;胶片电影8493场,超出省厅目标1614场。全市宣传文化部门送书下乡20余万册,音像制品1600多盘。大剧院建设项目经验收后即可投入使用。博物馆建设项目主体完工,陈列布馆设计工作进入尾声。 (二)从运作抢抓机遇,从市场集聚资源,倾力拓展为民惠民服务。 今年以来,我市文化部门继续以机制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实效,结合实际突出特点,推动发展致力先行,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1、精心运作,“激情广场大家唱”蓬勃展开。为了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南平中心城市“激情广场大家唱”活动自2007年9月1日正式开台,持续活跃。这是一个群众广泛自发参与的文化活动,通过这个平台,百姓主动参与,自娱自乐,在这里尽情歌唱祖国,歌唱美好生活,共同唱响主旋律,踊跃加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来。这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有效地带动了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发挥了广大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该活动在南平市委宣传部的有力指导下,文化部门精心运作,采取市场运作筹措公益文化赞助资金,精心设计、搭建了露天舞台,配置了灯光、音响及群众歌咏活动所用的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参加活动的有干部工人,有教师学生、农民工;有专业剧团,社区业余文艺团队,也有年轻的文艺志愿者;还有九十岁的退休老艺人。2008年,群众自发组织文化活动221场,参加活动两万多人次,观众近15万多人(次)。激情广场已逐渐成为广大市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互动平台,共享文化成果的精神家园,也成为文化部门的工作抓手,有效推动文化为民、惠民不断向社区延伸。 2、持续推进,“新农村大舞台”深受欢迎。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满足农村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市于2007年8月启动了“新农村大舞台”文化下乡活动,已完成了延平区所有乡镇的送戏下乡任务,2008年已覆盖全市十个县市(区)城关和部分乡镇,达60余场。“新农村大舞台”文化下乡活动,按照“上下联动、多方参与、媒体加盟、一体运作”的工作要求,有序推进,受到了广大农村群众的热烈欢迎。省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黄金栏目先后都对此项活动进了报道。“新农村大舞台”活动将持续几年,延伸到一千多个村。它在送戏下乡的同时,还积极指导当地农民业作文艺团队的文艺创作并吸纳他们同台演出。这不仅推动了农村艺术事业发展,而且发挥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为解决农村“看戏难”,繁荣农村文化,指导培养了一支扎根在农村沃土的农民业余文艺队伍,为最终解决农村群众“看戏难”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和实践。2008年全市送戏下乡500余场。 3、努力作为,“延津文化讲坛”提升城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