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高一)上3-c《牛顿第三定律》课件07.ppt

沪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高一)上3-c《牛顿第三定律》课件07.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三章 C 作用与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 第 三 章 牛顿运动定律 C 作用与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 (新课教学) 上大市北附中 吕德库 第三章 C 作用与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 1、观看火箭发射 思考:“火箭”升空的原因? 演示实验1:让一名同学吹起气球,当把气球放开后将在空中飞行。 演示实验2:让甲、乙两名同学穿上溜冰鞋站在教室前面甲用手推 乙,结果两名同学同时运动甲后退、乙前进。 第三章 C 作用与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 气球的嘴部位有气体喷出。气球对喷出的气体有一个作用力,同时喷出的气体对气球也有一个作用力使得气球能在空中飞行。 乙同学能前进的原因是由于甲同学给乙同学一个推力,同理,甲同学后退的原因是乙同学也给甲同学一个作用力。 你还能举出哪些与上面相类似的例子? 可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给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同时给这个物体施加一个作用力。它们总是成对出现,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第三章 C 作用与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什么特点? 演示实验1:直接接触的力的相互作用情况 操作与现象:玻璃棒放在桌面上然后把薄木板放在几根玻璃棒上,板上放一辆遥控电动玩具小车。用遥控器控制小车向前运动时板向后运动;当车向后运动时板向前运动;当车停止运动时,木板很快停止运动。 第三章 C 作用与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 结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并且同时 产生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第三章 C 作用与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 演示实验2:不直接接触的力的相互作用情况。 操作与现象: (1)两小车A、B放在桌面上,在小车上各放上一条形磁铁。 (2)A、用手按住A小车,放手B小车,观察实验现象是B小车向左运动,可以得出结论:磁铁A对磁铁B有作用力,方向向左,性质是磁力。 B、用手按住B小车,放手A小车,观察实验现象是A小车向右运动,可以得出结论:磁铁B对磁铁A有作用力,方向向右,性质是磁力; C、双手同时放手,观察现象是两小车同时相向运动。 结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的。 第三章 C 作用与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 演示实验3:下面请两个同学(两人最好力量相差悬殊些)上来,进行拔河比赛。 现象:两位同学各拉绳子一端,进行拔河比赛,结果发现魁梧的同学胜了。 (经过共同讨论后)方案如下:把两个弹簧测力计勾在一起,模仿拔河比赛,其中一个相当于魁梧的同学,另一个相当于瘦小的同学,并分两种情况进行。 1.两弹簧测力计勾在一起拉,处于静止不动时(模仿拔河比赛,双方处于僵持状态); 2.两弹簧测力计勾在一起拉,并向一方运动(相当于比赛绳子被拉向一方时的状态); 结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第三章 C 作用与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于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第三章 C 作用与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 2、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 (1)大小相等(等大),方向相反(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共线),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异体)。 (2)力的性质相同(同性)。 (3)同时产生,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时)。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A对B、B对A的关系 实例分析 通过实例分析得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 例1: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C上放有一木块,手通过绳子B用水平力拉木块A,木块仍静止不动。 1.试分析木块的受力情况。 2.请同学寻找物体所受的平衡力。 3.请同学寻找各力的反作用力。 第三章 C 作用与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 2.解答: T(B对A)和 f(C对A); N(C对A) 和G(地球对A) 3.解答: T(B对A) 和T’(A对B); N(C对A)和N’(A对C); f(C对A)和 f’(A对C); G(地球对A)和 G’(A对地球) 使物体平衡 各产生各自效应 一个力的产生、变化和消失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 力同时产生、变化和消失 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施力体是另外两物体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施力体是对方 不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相同点 一对平衡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第三章 C 作用与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