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清代文学的特征
一、清人文学的背景:
(1)文字狱;(2)稽古佑文;(3)朴学大兴
朴学:考订典章制度,考索金石文物,考证地舆山川、考释音义训诂、考论诸子学术。
二、清代文学的特征:
(1)各种文体全面繁荣。“没有一种特殊的足以称为清代的文学,却也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
(2)文学理论空前繁荣:诗话、词话、小说评点无论是数量还是水平都超过先前时代。
(3)清代文学处于新旧两种文学的交叉点,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古典文学在发挥殆尽中趋于衰微,新的文学虽还幼稚粗糙,却在发展成长。
(4)文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叙事文学的写实观念大大加强,以前的叙事文学,历来都强调传奇志怪,非奇不传,非怪莫志,所情节的离奇性看作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而清代的一些作家开始把真实性看作文学的生命。从过去的传奇到清代的传“不奇”,有是清代文学观念的重大发展。
第一节 清代初期的诗歌:遗民诗人
屈大均为“岭南三大家”中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多慷慨磊落之气,意象雄伟,且时有奇思异想。他的诗各体皆备,以五律最为擅长。
清代初期的诗歌:仕清诗人
他们的诗歌有颂圣之篇,但也有怀念故国,悔恨生平之作。
钱谦益(柳如是)、吴梅村(卞玉京)、龚鼎孳(顾媚)“江左三大家”。钱、吴二人均居于诗坛领袖地位。钱宗宋诗,吴尊唐调,都是清代首开风气的诗人。以后清诗的许多流派,都不出宗唐、宗宋两途,都不出他们两人的笼罩。
1、钱谦益:
钱谦益激烈批评了七子派“诗必盛唐” 、学古而赝,也批评了公安派、竟陵派学无根柢、师心而妄(竟陵派幽深孤峭)。认为诗歌是“天地元音”,诗人自当“舒写性情”;诗坛“代有其人”,诗人自当“转益多师”;还认为“运世迁流,风雅代变”。通过对明诗流弊的清算及对“挽回大雅”的倡导,开创了清诗之新风。
深受钱谦益影响的诗人群称为“虞山诗派”。
钱谦益的诗歌各体皆工,尤擅近体。沉郁藻丽,才华雄健,出入李、杜、韩、白、苏、陆之间,能融汇唐宋诗于一炉。他的诗歌体现出亡国之痛、对自己失节的悔恨和反清复明的心思。
二、吴梅村,清初娄东诗派的领袖。
吴伟业在清初诗坛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他的七言歌行,称为“梅村体”,以人物命运为线索,叙写实事,映照时代兴衰,寄托兴亡之感,具有“诗史”的特征。在叙事方面受元稹、白居易的影响,但在用事和声律方面,则受四杰歌行的影响“调既流转,语复绮丽”。其歌行沉郁苍凉,起伏转折,语言华丽,律度严谨。
深受吴梅村影响的诗人群称为“娄东诗派”。
一、前清六家:宋琬、施闰章、朱彝尊、王士祯、查慎行、赵执信。
1、“南施北宋”:施闰章的诗歌多南国温柔之风;宋琬的诗多北地刚健之气。
2、“南朱北王”:朱彝尊博通经史,他资书以为诗,使事用典颇多,诗以博洽见胜。
3、查慎行的诗情意绵远,恬淡清新;状物叙事,纯用白描,平易又不乏精妙。
4、赵执信论主张“诗当指事切情”,其诗思致刻露,风格清新峭拔,往往发微抉隐,出人意表;痛快淋漓,不求含蓄。
二、王士祯与神韵说
王士祯“神韵”说在理论上继承了司空图“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严羽“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透彻玲珑,不可凑泊”、诗禅之道,“惟在妙悟”等理论。
创作上以陶、谢及王、孟、韦、柳为楷模。风格清新温婉,富有韵致;主题寄意深远,朦胧含蓄,难以捉摸,无法实指;境界淡远绵邈,自然入妙,“有景无人,闻声无形,拉开视线,拓远空间”(严迪昌);语言圆润华美,清丽流畅。
王士祯的“神韵”说欲引导士人远离政治而移情山水,超脱现实而不问世事。使诗歌与现实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引导诗风走出清代前期凄厉危苦、幽怨愤懑之境,趋向“治世之音”。对当时的诗坛影响极大,成为清诗的一大宗派,他亦获得“清代第一诗人”(谭献《复堂日记》)的美誉。
他的诗歌有艺术特色,但又难免朦胧抽象、虚无缥缈的缺陷。
第三节 清中叶诗歌:沈德潜的格调说
(1)所谓“格调”也就是诗歌的“体格声调”。沈德潜专门标举盛唐诗歌的体正格高、声雄调畅,肯定了明七子“诗必盛唐”的主张,指斥 “宋诗近腐,元诗近纤”,以黄钟大吕之音适应康乾盛世的文化要求。(2)提倡“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要求诗歌创作“一归于中正和平”;诗歌应去“淫滥以归于雅正”,起到“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的教化作用。
沈德潜的格调说产生于清代经历了长期的稳定之后,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意在引导士人积极入世,顺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因而得到乾隆皇帝的赞赏,他的诗歌曾经风靡一时。对乾嘉诗坛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节 清中叶诗歌:袁枚的性灵说
一、袁枚:从翰林院外放; 小仓山买随园。“其人与笔两风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制定手机使用协议书.docx VIP
- 隐形矫正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讲义)解析版.pdf VIP
- 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老年人误吸的预防.pptx VIP
- 《Rubis软件2017版》操作手册.pdf VIP
- 标准图集-08CJ17快速软帘卷门 透明分节门 滑升门 卷帘门.pdf VIP
- 消化内科-病历讨论.pptx VIP
- (⼈教2019版)化学 选必1 第三单元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SHT 3525-2015 石油化工低温钢焊接规范.pdf VIP
- Q/CRRC J26-2018- 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禁用和限用物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