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1井井漏及处理情况小结.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溪1井井漏及处理情况小结 50102XN井队 一、基本情况 2006年10月18日13:15钻达井深2300.45m,地层为雷口坡三段,岩性为灰色灰岩,钻进参数:W=200~220KN,N=66rpm,Q=32L/s,P=12MPa;钻进钻井液性能:ρ=1.54g/cm3,Fv=38s。正常钻进时泵压由12MPa突降至5MPa,转盘扭矩突增,发生井漏,上提钻具,井口失返,至14:55累计漏失55.50m3。 二、处理情况 1、第一次堵漏作业 18日14:55注堵漏浆11.7m3(配方:钻井泥浆+GD-1×2.6T+核桃壳×0.25T+花生壳×0.1T+锯木面×0.1T,浓度10.7%),替浆21 m3,井口未见液面。 18日15:50~19日7:00每2小时间歇掉灌泥浆2~3 m3补充环空液面高度,观察无泥浆反吐现象及气显示。 因钻具组合中有机械式MWD,大颗粒的堵漏材料难以通过,于19日7:00起钻换入光钻杆组合下至井深2240m,起出43柱钻杆发现泥浆痕迹,起钻过程累计灌浆8.5m3。 第一次堵漏不成功原因分析: (1)由于钻进到2300.45 m时憋转盘,而没有跳钻,大裂缝或小溶洞大裂缝的可能性较大,斜切于井筒,因而憋钻。裂缝桥堵浆桥堵浆及DTRm未漏,再继续钻进1m,即井深2301.9m再次发生井漏。现场分析为钻遇新的漏层,认为漏层未钻穿,因此用清水强钻至井深2323.00m,尽可能多的暴露漏层,便于下步堵漏施工,提高成功率。 (2)、复合凝胶未能有效隔水和堵水,水泥浆量不足。 5、第五次堵漏作业(智能凝胶+水泥浆) 结合第四次堵漏经验,起钻下入光钻杆2220m,11月5日采用智能凝胶+水泥浆复合堵漏。 堵漏作业施工情况:11月5日泥浆泵挤注泥浆3m3(密度1.58g/cm3),智能凝胶20m3(浓度2%,施工排量34L/s,立压2↘0 MPa,套压1.1↘0.6↘0.3MPa),挤替泥浆5m3 (密度1.58g/cm3),水泥车挤注隔离液1m3(清水),挤注水泥浆14m3 (最大密度:1.88g/cm3,最小1.73 g/cm3,平均密度1.83g/cm3,用嘉华G级水泥16T),挤替清水22m3,起钻20柱侯凝,井口无异常。 侯凝至11月7日22:25扫水泥塞,钻扫水泥塞过程中2241.35—2263.99m带泵下放无阻力(混浆带), 2263.99—2297.40m扫塞钻压20-30KN,钻速较快(水泥胶结较差) 2297.40—2323.00m带泵下放无阻力(混浆带)。 扫水泥塞和循环中均无漏失,11月8日7:00关井作地层承压试验,小排量无压力,大排量,压力上升至2MPa,停泵压力为零。开井静止观察,井内反吐4.28m3,循环清洁井眼(2小时漏失6.1m3),起钻至套管鞋处静止观察,井口无液面(测得液面在井深10米左右),8日17:00—9日3:20起钻下光钻杆至井深2220m,静止观察至10日12:00 ,环空不反吐,液面在井深5m处。10日12:00起钻准备测井温,22:10测井车到场,测得井深2180.00—2323.00m井底温度59~60℃。11日2:10测完后下钻至井深2105m,一直到12日18:00准备堵漏材料、观察井内情况,无漏、无反吐现象。 第五次堵漏不成功原因分析: (1)、是漏层对压力极为敏感,压力的轻微扰动就会影响堵漏效果; (2)、是水泥浆凝固效果不好; (3)、是在井深2297.40m左右有大的裂缝或孔洞未能封隔,水泥浆全部进入这条主要的漏失通道,其他漏失通道未能堵住; (4)、是智能凝胶被地层水稀释,未能起到隔水和堵水效果。 (5)、水泥浆量不足。 6、第六次堵漏作业(智能凝胶+速凝水泥浆) 结合第五次堵漏情况,下光钻杆至井深1990m,11月12日18:10采取智能凝胶+速凝水泥浆堵漏。 堵漏施工作业过程:关井注浓度2%的智能凝胶41.4m3,施工排量34L/S,立压3↗5MPa,套压1.7↘1.1MPa;注密度1.04g/cm3泥浆6m3,注清水1m3,注水泥浆20m3,平均密度1.85g/cm3,用嘉华G级水泥35t,施工中套压0↗2.2↘1.2MPa,注清水24m3,施工中套压0↗1.9↘0.5MPa,通过压井管汇向环空注密度1.04g/cm3泥浆6 m3,施工中套压0↗1.5↘0MPa)。19:50关井候凝,无套压。侯凝至11月13日17:00下钻探水泥塞面(压60KN),探得水泥塞面井深2106.85m,比预计上行123.15m。随后起钻换扫塞钻具组合下钻,钻扫水泥塞。在扫塞过程中,其中2133.82—2253.80m下钻有放空现象(混浆带)。在 2305m做地层承压试验时,压力升到3MPa停泵,压力逐渐降低,堵漏效果较前几次有好转。继续扫水泥塞在井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