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质性研究]
[質性研究] Communication in design 林美君 97.10.28 書目資料 Title: Communication in design Author: Sonnenwald, Diane H Degree: Ph.D. School: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Date: 1993 Pages: 204 Subject: Speech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Science; Computer Science 大綱 研究動機 研究目的 研究問題 研究方法 研究動機 許多設計情境包含使用者、設計者、與開發者對互動的需求,以其獨特的團體或個人觀點,以求得對於工作活動、社群團體、與個人看法的行動理解。 在這些情境中,需要有使用者,設計者,與開發者之間的溝通,才能成立「設計」這個基礎的互動過程。 雖然設計的溝通對設計結果有莫大的影響,但是在團體中的溝通往往有許多困難。 研究目的 透過對單戶住宅,專家系統,與電訊網路架構管理系統這三種設計情境的質性分析,這篇論文的研究發展描繪這三者特性的描述模型。 研究問題 在設計過程中,使用者、設計者、與開發 者間如何展開其溝通?在設計過程中是否存在影響此溝通之整體架構? 在設計過程中,是否會顯現這些溝通角色? 在設計過程中,團體間溝通的本質為何?特別是溝通主題與網路為何? 在設計過程中,團體內溝通的本質為何?在使用者、設計者、與開發者的團體內網路是否有所差異? 研究方法 目標是發展出一套設計的描述模型,以描繪出在創造產物時,使用者、設計者、與開發者的溝通。 研究方法(續) 透過文獻回顧,發現無法只用成果報告與小團體溝通文獻,來回答研究問題。 因此這篇論文的研究方法,將以三個個案,根據參與者在多元設計情境中的溝通行為與溝通感覺,發展一套設計溝通模型。 模型建構的方法,使用一般社會科學建構模型的方法,分為開發,擴展,與綜合三個階段。(Figure 3) 研究方法(續) 開發階段 透過對兩個設計情境個案的歷史資料,小團體溝通文獻,與設計文獻的分析,發展出初步的模型。 研究方法(續) 擴展階段 透過實地探究設計工作的情境,擴展初步模型,以能成為更一般化的設計溝通模型。 研究方法(續) 綜合階段 整合發展階段與擴展階段的結果,以建立更一般化的描述模型。 回答研究問題 描述設計階段與角色的演進,設計團體間與團體內的溝通網路與主題。 提出「競爭合作」的概念,來理解設計中的溝通現象。 研究方法(續) 使用此研究方法的原因。 三階段的研究方法,較單一階段或單一研究方法更能反映設計情境的多元、多面向本質。 使用多重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以利透過三角檢測法來增加研究結果的信度與效度。 —The end— Thank you! * * 整合相關文獻所提供的行為模式,將這些設計的溝通模式概念化,描述出初步的模型。 分析結果 (1)發現(設計)事件順序-sequence, (2)溝通角色-who,(3)溝通內容-what, (4)如何溝通-how。 資料分析 出版或未出版的專案文件。 資料來源 觀察者與參與者的書寫與口述回顧的紀錄 資料類型 個案歷史文件 因為設計時間通常很長,透過文件可以取得多元的設計情境資料。十個月的單戶住宅設計,四年的專家系統設計。 個案抽樣 內容分析 研究方法 擴展初步模型;發現設計參與者如何象徵性地建構其設計溝通世界。 分析結果 (1)溝通角色-who,(2)溝通內容-what, (3)如何溝通-how。 設計階段、角色、主題透過初步模型的架構分析。 資料分析 設計參與者(訪談觀察),企業中其他人士(訪談觀察),技術文件,會議記錄,投影片,備忘錄。 資料來源 非結構式訪談,參與觀察,社會計量調查,文件收集分析,重大事件訪談。 資料類型 大型企業的電訊網路架構與管理系統設計。 個案抽樣 實地研究 研究方法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书笔记.docx VIP
- 上海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虚词简表.pdf VIP
- 广西盐业公司的招聘试卷.pdf VIP
- 2025《民营经济促进法》解读课件PPT.pptx
- Haier海尔空调KFRd-120LW 7YAF81 KFRd-120LW 5YAF82 KFR-12ity 5YAF82用户手册.pdf
- 雪铁龙维修 手册 图DS_5LS_Owner_Book_ZH.pdf VIP
- 烟风煤支吊架设计手册-新版.pdf VIP
- 长期卧床鼻饲患者的护理ppt.pptx VIP
- 教学能力大赛教案--智慧工厂的安全策略之VLAN的划分.docx VIP
- GB 6246-2011 消防水带标准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