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髌腱加压带对着地生物力学参数之影响.pdfVIP

穿戴髌腱加压带对着地生物力学参数之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穿戴髌腱加压带对着地生物力学参数之影响

屏東教大體育第 14 期 穿戴髕腱加壓帶對著地生物力學參數之影響 穿戴髕腱加壓帶對著地生物力學 參數之影響 許太彥 游竣宇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摘要 背景與目的:跳躍是各種運動中常見的動作,根據文獻指出跳躍著地時的地面反作 用力可達 7~8倍體重,因此膝關節在反覆著地時容易造成關節的傷害,其中一項為髕腱 炎;髕腱炎俗稱跳躍膝,是一種過度使用症候群,髕腱加壓帶是一種專為髕腱炎設計的 護膝,根據多數人經驗反應它能有效緩解症狀,故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 有穿戴與未穿戴 髕腱加壓帶從 40 公分高度跳台赤腳自然落下,著地時膝關節的生物力學參數有無差異 。 方法:本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男性學童 10名為實驗參與者 ,帄均身高、體重、年齡分別為 156.8 ± 5.2 公分、45.3 ± 6.6 公斤和 12.5 ± 0.3 歲。實驗使用高速攝影機與測力板同步收 集運動學與動力學資料,之後使用動力學逆過程的方法推算有穿戴與未穿戴髕腱加壓帶 時膝關節受到的作用力有無差異,以探討髕腱加壓帶的功用。資料經過分析處理之後, 使用相依樣本 t考驗檢定其差異的顯著性(α = .05) 。結果:膝關節小腿處最大剪力達到顯 著差異 (p .05) 。結論: 穿戴髕腱加壓帶能有效減低膝關節小腿處向前的剪力值,使股 四頭肌不會過度收縮,減少髕骨肌腱的負擔 ,降低膝關節運動傷害的風險 。 關鍵詞:動力學逆過程、著地、剪力、髕腱炎 通訊作者:許太彥 ,40306台中市西區民生路 140號 TEL :04 303 E-mail :hsu@ntcu.edu.tw 屏東教大體育第 14 期 穿戴髕腱加壓帶對著地生物力學參數之影響 304 屏東教大體育第 14 期 穿戴髕腱加壓帶對著地生物力學參數之影響 一、緒論 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動作和許多運動項目都包含有跳躍的動作,舉凡走路、上下階梯、 跑步 …等日常活動,或籃球、排球、羽球、體操、有氧舞蹈…等休閒與競技運動,下肢 都有反覆撞擊地面的動作。當腳與地面接觸的同時,下肢會承受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 此衝擊力會對下肢骨骼肌肉系統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當人體從高處往下落時,身體的 位能將會轉變為動能使人體產生向下的加速度,而在接觸地面時,人體必頇同時承受內 力、地面反作用力和轉矩等力量,這些力量經由下肢的骨骼肌肉系統所作的功將能量吸 收消耗掉(張英智、黃長福、趙國斌,1994 )。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也最複雜的關節,負責傳遞負荷、參與運動,扮演著力量傳遞的 重要角色,不但將身體的力量傳至地面而產生動作,同時也承受地面所傳回的反作用力 (董金龍、相子元,1998 ),由於膝關節的長期過度負荷及運動量過於集中,使股四頭 肌、膝蓋骨、膝蓋韌帶等超過組織細胞的生理負荷,而影響局部代謝,使局部組織細胞 產生傷害而引發系列的病理變化(陳鵬仁,1995 )。根據 Dufek 與 Bates (1991)的研究 指出,當由愈高的高度著地時,人體所承受的衝擊力也就愈大,若地面反作用力大到超 過人體骨骼肌肉系統所能承受的範圍,而使骨骼肌肉系統無法將作用力吸收消耗時,可 能會對人體骨骼肌肉組織造成傷害。 James 與 Jones (1990) 指出,跑步者最常見的傷害問題就是膝關節的疼痛,這主要 導因於著地時受到重複的撞擊所致。Gerberich 、Luhmann 、Finke 、Priest 與 Beard ( 1987) 調查排球運動參與者的傷害情況,約有 90%是下肢傷害,而受傷部位多為膝關節(男性 與女性皆為59% )和踝關節(女性為22% 、男性為24% )主要原因是排球比賽中連續的跳 躍、著地與撞擊地面後扭轉的機轉不當而受傷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