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课件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填塘埋螺 * * 思考题: 血吸虫生活史与肝吸虫、肠吸虫生活史的比较有何不同? * * 广东江门280多万人染肝吸虫病 机关人员居多,这么高的肝吸虫病感染率,是由于珠三角地区及江门五邑地区的民众喜食淡水鱼生,另外也因现代医学手段进步后对肝吸虫检测水平大大提高。 * * *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由于血吸虫病流行十分严重,造成疫区居民成批死亡,出现许多“无人村” 2.免疫学诊断 轻度感染者或病原学诊断阴性者可用免疫学诊断 皮内试验 ELISA 循环抗原检测 单克隆抗体技术 免疫印渍技术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 * 1.流行分布 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我国26个省(区、市)均有本虫分布。 【流行与防治】 传染源存在,动物管理不当 痰和粪便污染水源 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蟹、蝲蛄 囊蚴抵抗力强 2.流行因素 * (肺吸虫中间宿主孳生地) 山间小溪 * * 加强健康宣传教育; 加强对粪便和水源的管理; 不生吃淡水蟹和蝲蛄,不饮生水; 加强淡水蟹、蝲蛄的检疫; 加强动物管理;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首选药物吡喹酮。 3.防治 * 日本血吸虫 《送瘟神》 毛泽东 1958.7.1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 日本血吸虫病曾是我国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经过几十年的防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年来,许多地区疫情回升,日本血吸虫病目前依然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之一。 日本血吸虫寄生人体血管的吸虫,称血吸虫。 人体血吸虫共有6种,我国只有日本血吸虫。 * 【形 态】 1.成虫 雌雄合抱 卡红染色 雌雄异体,虫体呈圆柱状,外观如线虫 * 雄虫乳白色,粗短,长12~20mm,前端有发达的口吸盘和腹吸盘,腹吸盘以下,虫体向两侧延展,并略向腹面卷曲,形成抱雌沟。 7个椭圆形睾丸呈单行排列,位于腹吸盘背侧 口吸盘 腹吸盘 睾丸 抱雌沟 * * 口吸盘 腹吸盘 细长,口腹吸盘较小,在虫体中常因肠管中含有较多的消化和半消化的血液,使虫体呈深褐色或黑色,生殖系统中卵巢椭圆形,位于虫体中部。 日本血吸虫雌虫 * 2.虫卵 日本血吸虫卵 成熟虫卵椭圆形,大小平均89?m×67?m,淡黄色,卵壳较薄,无卵盖,卵壳一侧有一小棘,表面常附有污物,卵壳内侧有一薄层的胚膜,内含有一成熟毛蚴,毛蚴与卵壳之间常有大小不等圆形或长圆形油滴状的头腺分泌物。 小棘 卵壳 毛蚴 组织残渣 油滴状分泌物 * 日本血吸虫卵显微镜下形态 * 3.尾蚴 尾蚴属叉尾型,由体部及尾部组成,尾部又分尾干和尾叉(尾部分叉是日本血吸虫尾蚴的特征) 1对头腺和5对穿刺腺 活尾蚴:从钉螺中逸出的尾蚴,在水中游动,与宿主皮肤接触时,侵入皮肤 * 【生活史】 * 2.生活史要点 生活史经过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 蚴、童虫及成虫等七个发育阶段。 成虫寄生部位:门脉-肠系膜静脉 感染阶段:尾蚴 传播途径: 经皮肤(人是接触含有尾蚴的疫水后,尾蚴经皮肤侵入人体) 中间宿主:钉螺 童虫移行:皮肤—心、肺—动脉—静脉—肝门静 脉—肠系膜静脉 * 血吸虫寄生于肠系膜静脉内 血吸虫 * 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 * 【致病性】 1.尾蚴所致损害:尾蚴性皮炎。属于一种速发型和迟发型超敏反应。 2.童虫所致损害:可引起移经器官如肺的损害。 3.成虫所致损害:静脉内膜炎和静脉周围炎。 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4.虫卵所致损害 是主要致病阶段: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干线型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受累最严重的组织与器官是结肠壁和肝脏。 * 虫卵肉芽肿形成机制 致敏T细胞 卵内SEA Ab B细胞 淋巴因子 Ag-Ab 复合物 虫卵肉芽肿 Ⅳ型超敏反应 炎细胞浸润 Ⅲ型超敏反应 纤维化 * 血吸虫尾蚴性皮炎 * 肝脏组织中的血吸虫卵肉芽肿 血吸虫卵沉积在肠壁组织 * * 干线型肝硬化 * 2.临床表现 急性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 根据主要临床表现分为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和侏儒型四型。 异位血吸虫病 常见的有脑型、肺型、胃型及皮肤型。 * 晚期血吸虫病病人 * 血吸虫病免疫 1.抗原 日本血吸虫抗原主要包括表膜抗原、分泌排泄抗原和SEA等。 SEA是主要的免疫病理学抗原,引发虫卵周围的肉芽肿反应。这类抗原的免疫原性强,也是引起宿主体液免疫反应的主要免疫原。 2.血吸虫病免疫 先天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伴随免疫、免疫逃避 是初次感染的成虫后可引起的针对再感染的免疫力,但不能清除体内原有的成虫

文档评论(0)

精选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