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学实验2011
不同群落类型最小面积经验值 3、样地形状 a.传统形状:方形 故称样方(Quadrate) b.圆形:也称样圆(Cycling) c.矩形:也称样带(Belt)或样条(Transect) 5、群落结构分析 5.1 群落特征的计量指标 A、相对多度 B、密度和相对密度(RDE) C、频度(F)和相对频度(RFE) D、盖度和相对盖度(RCO) 投影盖度(Cc)和基面积盖度(Cb) 5.2 群落组分重要性和优势度的分析 A、重要值(IV)的计算 B、总和优势度 5.3 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A、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 pi为抽样个体属于某一个物种的概率 B、Simpson多样性指数(SP) N为群落个体总数,ni为第i各种的个体数,s为总数 C、基于Shannon-Wiener指数的群落均匀度指数 D、基于Simpson指数的群落均匀度指数(E) 5.4植物群落的生活型分析 生活型是植物对综合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 。 Humboldt(1806)最早提出; Raunkiear(1934,1937)系统以植物对越冬的适应特征,即更新芽的空间位置为基础的生活型分类,分为:高位芽、地上芽、隐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5个基本类群; Drude等人以植物的形态、外貌和生活方式为基础,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等 。 附:植物鉴定 叶 花 果 茎 根 The end! See you next time! 实验四、研究报告和生态学软件应用及其实例分析 研究论文的撰写 生态学软件及其上机体验 研究案例分析 研究报告的提交 研究论文的撰写 首面(标题、署名、单位) 摘要和关键词 引言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范 例 案例分析 引言 4 结论 致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七、参考文献 在科研论著中引用参考文献的目的在于: ①对其他作者的观点和发现表示赞同和尊重; ②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的来源。 1.参考文献的选择 在撰写综述性文章时,由于要整理和传递大量的信息,因此,需引用大批参考文献;而研究论文只需引用最相关的文献。 选择原则有: ①有效,最有效的文献是期刊论文,因为这类论文经过了一个审查过程,还有专著等;尚未投稿、投稿后尚未被接受的论文、个人交流资料等不能作为正式参考文献,但可以在文中引用并以括号注明来源。 ②易获得,难以获得的文献,就难以了解全文内容,不宜作为引用的文献。 ③尽可能少,应当选择第一手的、最重要的、风格最优雅的、最新的文献;如可能也可引用综述性文献。请注意,你的参考文献目录可引导读者寻找你文章中已经或未被引用的文献。 2.准确性 (1)引用文献的准确性 保证参考文献目录中每篇文献的准确性,是作者的责任。对每一篇引用的文献,都要查询期刊上的原始文献(第一选择),或是复印件、影印件 (第二选择)。为已核实的参考文献建立一个数据资料库,这样你只需对每篇文献证实一次即可。被引用文献所需核实的项目包括:作者姓名的拼写、作者的名字首字母、题名 (包括小标题)、期刊名、发表年份、卷(期)、起止页码。参考文献不准确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直接摘录其他作者论著(有时甚至是你自己的论著)中引用的参考文献,而未仔细阅读该文献。 (2)信息的准确性 不仅文献要准确,引用的信息也必须准确。从已发表的文章中引用时,要保证你的陈述准确和公正,与原文一致使原作者能够接受。当一篇文章完成时,再次仔细阅读所引用的文献,确保没有曲解原作者的信息和观点。 (3)参考文献与全文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目录必须包括文中引用的每一篇文献,而参考文献目录中的每一篇文献必须在正文中被引用,投稿前应当检查每篇文献是否与正文相符。 八、致谢(Acknowledgments) 在正文的最后应有一小段致谢的内容,主要是提及感谢对本文工作提供了帮助的人或单位。英文论文应在此说明支持本文工作的基金名称,资助单位及基金编号,申交论文则在正文第一页下脚注上说明。这对基金结题是很重要的,一定不要忽略。 That is all for this part. Thank you! Any questions? * * * * * * * * * * * * * * * * * 实验三、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的研究 三、实验地点: 校园马尾松纯林生态系统; 校园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 四、仪器和设备 铲子、锄头、筛子、直尺、 消煮锅、试管、三角瓶等 五、实验步骤 1、叶片取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第二框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ppt
-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ppt
- 生活污水初设方案(20000人).doc
- 生物七上必背必默题纲完整版.doc
- 生活中的科技------小学科技作业.ppt
- 生物农药总结.doc
- 生活与生命的思考.ppt
-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蛋白质(含试题及解析).doc
- 生命的甘露PPT.ppt
- 生物质油项目环境风险评价.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