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LIGA技术标准工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UV-LIGA技术标准工艺

UV-LIGA技术标准工艺 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 UV-LIGA技术采用基于SU8光刻胶的厚胶紫外光刻工艺,大大降低了LIGA技术的加工成本,缩短了加工周期,并且可以制备台阶微结构,但其技术指标低于同步辐射LIGA技术,适用于加工深度小于500μm,线宽大于5μm,深宽比小于20的微结构。 设备情况 溅射机: 德国L-Heraus公司Z-550 可直流、交流溅射,靶材有CuCr、Fe-Ni、Ti、Au等 本底真空2*10-6 mbar,射频最大功率2.5 kW,直流最大功率1 kW,沉积速率/分钟 3英寸13片德国Karl Suss公司RC8 具有程控功能 可用最大工作尺寸:3 最大转速: 5000rp 时间范围: 0-999s德国Karl SussMA6 可进行正面和反面对准曝光线宽μm,对准精度1μm 精密铣切机:德国Leica公司 SP2600 可进行光刻胶表面的铣切; 最小进刀步长:1μm 兆声显影机:德国Megasonic公司 可实现高深宽比阴图形微结构的显影 频率:1M Hz 反应离子刻蚀机:法国Alcatel 公司Nextral 100 硅、PMMA、玻璃等材料的刻蚀,用于 刻蚀速率:50nm/min 可选用SF6、CHF3、O2等作为刻蚀气体自制可实现电铸镀速: 0.02-0.mm/hr 流量: 0.5-2l/ min 搅拌速率: 20-100次/min 温度: -70温度控制精度:0.10德国JENOPTIK 公司 HEX01/C 其特色是在模压过程中可抽真空最大压力 20N,最高热压温度 210℃扫描电镜:日本Hitachi公司SP2600 最大加速电压25kV,最大放大倍数20万倍,分辨率5nm 附带ADDA,数模转换器,模拟信号可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表1:不同厚度SU8光刻工艺参数 厚度[μm] 光刻胶 甩胶速率[rpm] 前烘时间[min曝光时间[sec] 后烘时间[min] 显影时间[min] 65℃ 95℃ 50 SU-8 50 1900 30 20 60 30 10 8 100 SU-8 50 1200 30 30 120 30 15 12 200 SU-8 100 1100 30 90 150 30 30 20 500 SU-8 100 600 30 300 350 30 50 30 2. 模具电铸工艺 1) 微电铸镍: 电解液类型:改良瓦特镍镀液体系 镀液工作条件:温度:50-60℃,PH值:4.5-5.0, 镀速:0.15-0.4μm/min 厚度范围:60-2000μm 2) 微电铸铜 镀液类型:高分散性酸性镀铜液体系, 镀液工作条件:室温,强酸环境,在强酸性环境中不稳定的材料不能直接作为基体材料使用。 镀速:0.2-0.5μm/min 镀层厚度范围:30-1200μm 加工时间:按照镀层厚度从1天到10天不等 3) 微电铸镍铁合金: 电解液类型:硫酸盐型稀溶液 镀液工作条件:温度:50-60℃,PH值:4.5-5.0, 镀速:0.05-0.2μm/min 厚度范围:40-300μm 4) 样品后处理 将玻璃片或硅片敲碎,剩余的硅片在80℃下用40%的KOH溶液去除,玻璃片用10%HF去除;用自己开发出的SU-8去胶液去除SU8光刻胶,将金属模具的背面和边缘用砂轮磨平,线切割后获得金属微结构模具。 3. 微复制工艺 1) 将模具固定在真空热压机上,底部放上待模压的塑料片,如PMMA、PC、PS、PVC等; 2) 关闭模腔并抽真空; 3) 加接触力200N; 4) 上下热板加热至所需温度并等待30秒; 5) 在一定的速度下加压力并保持一定的时间; 6) 降温至脱模温度; 7) 在一定的速度下脱模; 8) 模腔充气 9) 打开模腔,取出塑料样品。 模压系统在模压时,是自动执行命令的,对应于上述工艺步骤的一段典型命令流如下: Initialize Force control {true/false=0} Close chamber{} Evacuate chamber{} Touch Force {Force=200} Heating {Top=165.0deg, Bottom=165.0deg} Temperature={Temperature=155.0deg,Channel=3} Heating{Top=160.0deg, Bottom=160.0deg} Waiting Time{Time=30.00s} Force-Force controlled{Force=1000N,velocity=0.50000mm/min} Waiting Time{Time=60.00s} Cooling{Top=60.00deg,Bottom=60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