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港岛西医疗服务探讨研讨会-答问环节
「港島西醫療服務探討」研討會-答問環節
中西區區議會醫療生事務工作小組主席郭家麒醫生:
多謝各位嘉賓在研討會的上半部份為我們提供了有關長者醫療服務的寶貴資料,今天是個難得的機會,邀請到如此重量級的嘉賓陣容,加上有區議會及各老人服務單位的代表聚首一堂,希望大家能積極參與討論,踴躍提出意見。
醫院管理局港島西醫院聯網總監周一嶽醫生, SBS:
很高興各位能抽空於這個週末早上參與今天的研討會,希望今天的研討會並非一次過的活動,而是藉此讓大家增加認識及交流資訊,更進一步是希望讓大家分享共同的目標,尤其是在提供老人服務方面,長遠建立共同的策略及溝通渠道。個人明白各服務單位有不同的文化及自由度,亦未必有一致的看法,但仍然相信最終能解決彼此間的分歧,協助各單位發展所長及有需要時,開設小組跟進一些項目,或與有關單位作更深入探討及諮詢。希望大家踴躍參與及提出意見。
提問(1)
中西區區議會議員阮品先生:
本人是中西區區議會健康社區督導委員會的主席,委員會在過往幾年曾進行多項有關學童及青少年健康的調查,相信今後可以針對長者健康進行更多工作。個人希望提出三個問題:
1. 財政短缺對老人醫療服務有何影響?2. 非典型肺炎3. 老人發燒應如何處理?
回應(1)
醫院管理局港島西醫院聯網總監周一嶽醫生, SBS:
其實我們在97年已關注財政資源的情況,故醫院管理局引入了針對性的資助方針,集中照顧弱勢社群、長者、長期病患者、患特殊病症的病人及收費高昂的醫療服務需要,並建議將其餘項目轉介私家醫生及其他醫療服務機構協助提供。政府的財政狀況對整體醫療服務的影響須視乎當局最終的資源分配政策而定,但醫院管理局會盡量反映病人的需要,並積極研究公私營醫療服務的配對和合作,希望在部份相近或重疊的服務範疇上能相輔相成,從而節省資源。
非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
發燒在長者身上屬常見,但若長者接觸過有傳染病的訪客便須注意。安老院最好長期有駐院醫生跟進長者的健康狀況,以及為長者保存良好病歷紀錄,方便醫院參考,避免需要進行大量檢查去了解病人的情況,浪費資源及時間。醫院管理局的長遠目標是希望每位市民均得到家庭醫生照顧。
生署助理署長(長者健康服務)陳慧敏醫生, JP:
政府一直視老人醫療為重點服務,相信未來亦不會大幅削減這方面的資源,而事實上老人服務在過去幾年亦有實質增長。藉推行資源增值的措施,針對協助有需要的長者及與私營醫療機構合作,例如鼓勵私人醫生參與提供駐院舍服務,生署亦成功維持其服務水平,相信其他醫療機構亦會採取類似的方針面對財政短缺問題。此外,生署亦積極向長者推廣家庭醫療的概念,長遠希望所有長者均建立定期接受身體檢查的習慣。
非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
長者的病徵往往並不明顯,故不應只注意是否有發燒,而應該像照顧幼兒一樣,注意長者的整體狀態是否與平常不同,留意身體的其他訊號,最重要是及早作出治療。在一項有關非典型肺炎的調查發現,在本年三月初病人由出現發燒等初期病徵到尋求醫生診治平均需時三天,當時威爾斯親皇醫院的醫護人員在出現病徵後仍如常上班,而隨對此病的了解,從發病到求診的時間下降至稍為多於一天,疫情亦開始受到控制,可見及早求診的重要。
瑪麗醫院老人科顧問醫生朱亮榮醫生:
四月至六月期間,非典型肺炎
提問(2)
香港聖公會西環長者綜合服務中心協調主任岑偉全先生:
要提供完善的長者健康服務,安老服務與醫療服務之間的接軌非常重要。在安老服務轉型後,長者地區中心(DECC)及長者鄰舍中心(NEC)的工作重點已改為建立長者的社區網絡,因而接觸到更多獨居長者,以及參與更多推廣健康及護老的活動,明顯加強了與基層醫療及健康有關的服務。生署如何確保未來與安老服務單位之間的協調及分工合作,以免服務出現漏洞或重疊?
社區中心及長者日間護理中心(D/E)的家務助理服務轉型為綜合家居照顧服務後,接觸的長者體弱程度漸漸與安老院舍相若。目前醫院管理局有為院舍提供協助,該局又會如何協助社區中心及日間護理中心等地區老人服務單位?
香港聖公會與瑪麗醫院合作試行一站式的轉介服務,讓長者在出院後很快獲得社區支援,以免再次入院。試驗階段的成效理想,但整體出院後的社區支援服務機制實在值得探討。
回應(2)
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安老服務)吳馬金嫻女士:
長者地區中心(DECC)、長者鄰舍中心(NEC)及長者日間護理中心(D/E)在服務重整後無疑要照顧較體弱的長者,現時已有生署長者外展服務隊(VHT)到院舍負責健康教育及提供實質協助,而醫院管理局的社區老人評估組(CGAT)提供的社區支援服務目前仍在先導計劃階段,社會福利署亦期望能進一步伸延成為地區性服務,但最終要視乎資源上的限制而定。
醫院管理局港島西醫院聯網發展總監(長者服務)余詩思醫生:
瑪麗醫院與香港聖公會已有兩年的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