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 考点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docx

语言文字运用 考点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言文字运用 考点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考点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体察细微,辨析语境[考点要求]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E级1.(2012·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__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__。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答案 C解析 本题从不合语境、褒贬误用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从“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可知第一空是“改名换姓”而非“移花接木”(比喻使用手段,暗中更换人或事物,贬义)。从笔名比原名“来得响亮”可知第二空是“如雷贯耳”(名声大)而非“大名鼎鼎”(很出名)。从“真假难辨”可知第三空是与之照应的“弄假成真”而非“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贬义)。试题评点 这是江苏卷首次用“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的方式考查成语。这种题型姑且叫“成语选用填空”题型,它更强调真实语境中成语的运用。2012年的成语题实际上是“近义成语比较选用”。经过多年的题型稳定后,江苏卷成语题终于在题型上有了变化。尽管这种题型不是新题型,但毕竟在形式上有了突破。无论哪种题型,准确理解成语含义,并能正确使用,这一根本要求不会变。2.(2013·江苏)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A.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用成语。(1)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根据句子中“欣赏……却忽略……”可以看出,是有关取舍问题,故选用“买椟还珠”。(2)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语境是多条道路归一,故选“殊途同归”。(3)“如临深渊”与“如履薄冰”都形容谨慎戒惧,二者区别不大。其实确定了前两个成语,就可得出答案了。试题评点 该题沿用2012年的命题形式,在所给语境中选填成语,不过,所给语境不是一个,而是三个,似乎显得更为容易,尤其是前两句,但第(3)句却有故意设难之疑。“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均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意义上区别不大,两个都可。但不明就里的考生在二者区别上耗费了不少时间。不过,利用排除法是能很快作出选择的。因此,该题不仅考查成语知识,还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如考生解题不懂得“先易后难,逐个排除”的思维过程,而死抠第(3)句两个成语的区别,定会吃大亏的。江苏卷连续两年都使用“成语选用填空”题型,尽管有人诟病它,但它比传统题型所提供的语境更完整,更清晰,更能考查出考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3.(2014·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__的点睛之笔。A.用心 别树一帜 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用心:①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②怀着的某种念头。“匠心”指巧妙的构思,带有褒义色彩。结合语境,此处意思是强调“构思巧妙”,所以第一处应选“匠心”。“别树一帜”指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别有洞天”指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显然,第二处应选“别有洞天”。至此,已经可以得出答案了。“饱满”指丰满,充足。“浑成”意为“自然”。第三处强调的是“景物的自然,没有刻意修饰”,所以应选“浑成”。试题评点 该题虽在题干上与2013年相同,依然是“选词填空”;不过所选的“词语”不只是成语,还有两个实词。如果说江苏卷2014年语言文字题“大变脸”了,那么,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