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承训堂素以收藏金器著称
承训堂素以收藏金器著称, 藏品丰富
而精美,尤以明、清首饰最具特色,与香
港沐文堂、梦蝶轩的金器收藏互为补充,
交相辉映。 为庆祝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建
馆35周年,文物馆将于2006年11月9日
至2007年2月举办中国晚期金饰展览。展
品主要精选自承训堂藏品, 辅以沐文堂及
梦蝶轩之收藏, 并特别商借湖北明代梁庄
王墓出土之金器20项,共襄其盛。配合展
览,还将举办中国古代金饰国际研讨会,
出版研讨会论文集以及 《承训堂藏中国古
代金器》学术图录。本文拟以承训堂所藏
之部分金耳饰为例,初步梳理、介绍中国
历代耳饰在造型、题材、工艺、使用等方
面的特色。
中国古代耳饰,依型制可分为耳 、
耳 、耳环、耳坠等四类。其在中国的出
现和使用,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在
长江中下游以及华南地区, 流行佩戴一种
开口的环形装饰物, 此即后世文献所谓的
。 呈开口环形,当时仅限于妇人佩戴,
且每人只戴一件。但也有左、右耳同时使
用不同形状的耳饰,产生不对称的效果。
商、周以后, 开始在中原及北方地区流
行。 至战国晚期、 西汉早期, 的使用已经
式微。 制作 形耳饰的材料, 主要是玉, 也
有骨、石、玛瑙、象牙等。随着冶金技术
的产生,夏、商时期的中原地区出现了青
铜和金质的耳环。多以铜丝弯曲而成,或
于一端压扁作喇叭形。商代晚期、西周的
一种耳环,下部以锤 打制的金片弯曲成
月牙形(图1-1), 上部金丝环脚穿缀绿松石
管珠,造型较之前复杂。而在商、周时期
的北方地区,如辽宁、河北两省,则多见
一种打制而成的 形饰(图1-2), 环形, 开
口,两端略呈扁平三角形。同类饰物于中
原地区尚未有发现, 应属少数民族的饰物。
两汉时期, 中原地区的女性流行佩戴
耳 (图2)。 这本是云、 贵地区少数民族妇
女佩戴的饰物,呈圆柱体,束腰,两端作
喇叭口。多以玻璃、琉璃、玛瑙、琥珀等
较为通透的材料制成, 故又有 “明月 ” 之
美称。少数也有用黄金制作的。耳 中心
均有横贯穿孔,可以用细绳从耳 孔中穿
过,并穿坠其它坠饰。系有其它坠饰的耳
又称作“珥”或“ ”。出土的耳 多见
于汉代墓葬中,年代以东汉为主,最早不
出西汉晚期。魏晋时期已颇为罕见。
汉代以后直至隋、唐、五代,中原地
区不流行穿耳。当时的人物画、墓室壁画
或陶俑等文物几乎看不到戴耳环的, 出土
的该时期的耳环也甚为稀少①。 五代时期,
戴不戴耳环甚至成为区分番、 汉的标志②。
与此同时, 中国北方匈奴、 鲜卑族墓葬中,
出土不少具有北方民族特色的耳坠, 且男、
女均有使用。耳环之下再缀连其它饰物称
耳坠。 耳坠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出现③。 战国、
两汉、 南北朝时期的匈奴、 鲜卑族所戴耳坠
多金质, 金环下穿连一组或数组坠饰, 有绿
松石、 珍珠、 牙骨、 青金石以及各式金片等,
坠体修长, 各环节皆活动自如, 故于行进时
显得摇曳多姿④(图3-1、 2)。 两汉、 南北朝
时期鲜卑族的耳坠,亦喜装饰各式金叶、
匕形金片饰、金铃或金钟,这在吉林、河
北、山西等地汉代、北魏鲜卑族墓葬中均
可见到⑤(图4-1、2)。
宋、辽、金时期所见多为耳环, 且汉、
契丹、女真各族的耳饰各具自身特色。宋
代皇室妇女流行佩戴联珠环,珠白色,似
为珍珠或白玉制作⑥。宋代出土的耳环多
以花叶、 瓜果、 蝴蝶、 蜻蜓为装饰题材, 采
用锤 、 累丝工艺制作, 环脚多作 “S” 形。
如图5-1的一对, 环首自上而下饰蜻蜓、 两
枚瓜果及蝴蝶;图5-2的一对,最上端之
金片装饰花、叶以及两个小瓜,其下的四
个镂空金片则分别为成对的石榴、 御仙花、
蟠桃、莲蓬点缀于叶片间;图5-3的一对,
形制和表面花叶装饰与江西彭泽北宋元
五年(1090年) 墓出土的一对耳环肖似⑦。
辽代契丹族的耳环以作摩羯形者最具
特色。摩羯龙首鱼身,多以黄金锤 对合
焊接而成。摩羯有角,吻部前方焊接一花
蕾形圆饰(图6-1)。 有的摩羯耳环表面还镶
嵌绿松石。 另一类摩羯耳环省略了摩羯各
部位的细部特征, 可谓简化或变形的摩羯
耳环(图6-2、 3、 4)。 摩羯及变形摩羯耳环
的使用贯穿有辽一代始终, 且占辽代出土
耳环的大多数,是当时十分盛行的样式。
图6-1耳环下的金叶装饰, 承继了匈奴、 鲜
卑等北方民族金饰的传统。 除却摩羯耳环
之外,辽墓亦出土少数其它形式的耳环,
如凤纹金耳环⑧。 辽代耳坠所见甚少。 承训
堂藏的一件耳坠, 于摩羯形龙舟上竖立三
层楼阁。龙舟两侧各有二人奋力划浆,反
映了契丹族渔猎为生的状况。其龙舟、楼
阁和人物的设计, 与陈国公主墓的琥珀珍
珠耳环、 辽宁新民巴图营子的一件金簪如
出一辙⑨。
金代耳环与宋代一样,环身多独立,
焊接于环脚之一端, 这与辽代环脚与环身
中国晚期金饰展 香港承训堂藏中国古代耳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