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灾后心理援助手册
灾后心理援助手册
浙江传媒学院
党委学工部、学生处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中心
一、前言
二、中国心理学会倡议书
三、灾后心理援助常见问题回答
四、面对哀伤痛苦的十个秘诀与调适
五、面对灾难的生命思考
六、用仁爱铸就中华大生命
前 言
地震以猝不及防的方式,使成千上万的生灵遭到涂炭。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灾害,波及陕西、甘肃、重庆、云南等多个省市。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使毫无准备的灾区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也使受波及省市的人们陷入焦虑恐慌的巨大心理压力中,对此我们深感揪心。
我们为地震中不幸离去的同胞们揪心,我们为在废墟中顽强求生的幸存者揪心,我们为正承受着丧亲之痛的同胞们揪心。现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抗震,举国上下心系灾区。我们为不眠不休、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救援人员感动,我们为全国民众并肩抗灾、血浓于水的情感感动,我们也为敬爱的总理不顾年事已高,站在救灾最前线而泪流满面……
人们将如何接纳猝临的灾难、怎样树立坚持活下去的信念、如何从容应对未来、面对被改变的人生命运呢?尤其是那些未成年的孩子,又怎样摆脱黑暗的阴影,走出心理的重大危机呢?
众所周知,许多经历了灾难或灾难中的幸存者,摆脱这段经历带来的困扰是一个很艰难的长期过程。身体可以很快好转,但心理的重创却很难远去。无论是与死神较量过的幸存者,承受瞬间亲人离去的巨大悲痛的受害者,还是在焦虑恐慌中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受灾民众,对于他们来说,除了物质的救援,身体的医治,政府的温暖外,更需要亲情的抚慰,压力的疏解和心理的干预,需要灾难过后内心的平复,需要面对未来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我们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深切了解这场灾难对灾区人民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感到非常痛心。我们有着火热的心,有着满腔的激情,我们要拯救同胞,要在灾后灾民的心理重建中发挥我们的作用。同时我们要响应《中国心理学会致全国心理学工作者和心理咨询、治疗专业人员倡议书》的倡仪,杜绝鲁莽的心理救助行为,做好长期救助工作的各项准备。
作为远离灾区的大学,我们首先要做好校内灾区同学的心理援助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要义不容辞的投身到较为长期而艰巨的心理援助行动中去,利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最大限度地为灾区人民奉献我们的力量。同时,我们自己也需要从灾难中延展和提升我们的生命。为此,我们整理编辑这本《灾后心理援助手册》,供广大同学助人和自助时参考。
中国心理学会致全国心理学工作者和
心理咨询、治疗专业人员
倡议书
各位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人员:
5月12日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全国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人员的拳拳之心。面对自然灾害,全国人员与灾区人民团结在一起,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投入了救灾工作。作为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人员,我们对这场灾害对灾区人民的身体和心理上伤害感到非常痛心,我们也非常希望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最大限度地为灾区人民奉献我们的力量。很多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人员积极请缨,希望奔赴灾区参与救援工作。我们为此非常感动!
面对当前情况,中国心理学会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参与灾区人员的心理救援工作。中国心理学会将在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周密的组织下,在灾后的不同阶段,根据灾区人民的需要,积极组织有关专业力量奔赴灾区,科学而有效地参与心理救援工作。我们注意到:目前有很多专业人员面对灾情非常揪心,希望在第一时间奔赴救援,这种热情和愿望是非常好的,我们非常感动。但是,国内外和台湾省的有关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在地震后不同的时间阶段救援的重点不同,地震后头一周救人是重点、头三个月内救灾、安顿和心理安慰是重点,心理问题和疾病将会在地震后三个月后逐渐显现和增加;在特别的节日,如中秋、过年、清明、周年祭等,自杀的机率增加;地震带来的心理创伤将在不同的人群中以不同的形式持续存在多年。
目前,中国心理学会将重点支援四川的心理专业人员在灾区成立心理救援站,并对有关工作人员做专业培训,内容包括了解灾民心理、PTSD、干预策略和方法(包括各种可能的治疗)、对救援人员,如军人、医护人员、社会救援人士和大众进行心理教育,预防可能产生的替代性创伤。我们将有计划有步骤的根据灾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派遣相关专家积极投入救援工作。
面对灾害,中国心理学会号召全国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人员做出以下职业承诺:
1、科学、冷静、有组织和计划地进行有关心理救援工作,杜绝鲁莽地心理救助行为;一定要在党和政府的组织下,遵从科学的规律,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积极参加有关灾难心理救助的相关培训或继续教育,做到有准备地去进行救助工作,在职业伦理和科学指引下,不盲目、有头脑、不逞一时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