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时间的脚印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 时间的脚印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的说明方法以及表达方式,理解文章的结构顺序;掌握题目所提出的问题,了解文章说明的事理;弄清本文的说明层次;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培育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教引学生善于观察自然现象并从中悟出一定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l)本文的说明层次。 (2)本文的语言特色。 (3)本文的写法特点。 难点:本文说明的层次。 【课型、课时安排】:新课、2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延伸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资源、有关课文图片、资料 【三分钟教育】: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并积累词语;掌握文中的说明方法以及表达方式,理解文章的结构顺序;掌握题目所提出的问题,了解文章说明的事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二、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略有改动。科普作家陶世龙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参加工作后长期与地质学科打交道,在国家推动科学普及和科学大众化的倡导下,作者致力于科普写作,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科普作品较多。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或学生分读课文,提出要求: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圈出读音有困难的字、词; (3)初步理出文章的大致结构。 2.为生疏字注音(根据“词语手册”等实际情况作增删),扫清文字障碍。 (1)读准字音 踪迹(zōnɡ)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沙砾(lì) 龟裂(jūn) 帷幕(wéi) 刨刮(páo) 沟壑(hè) 海枯石烂(kū) 楔形(xiē) 钟鼎文(dǐnɡ) (2)辨清字形 (3)理解词语 腐蚀: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义项) 浑浊:(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海枯石烂:海水枯干,石头粉粹。现多用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但本文是原意。 山麓:山脚。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刨刮:刮平。 沟壑:山沟。 胶结: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以《时间的脚印》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士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本课小结:大家对课文的有关语句的意蕴内涵发表了很多见解,如果你还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和疑惑之处,还未在投影中展示,可以再次补充,我们结合课文内容共同探讨解决。 板书设计: 8、 时间的脚印 第一课时 1、板书读准字音 2、板书辨清字形 3. 板书理解词语 布置作业: 抄词各三遍。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掌握题目所提出的问题,了解文章说明的事理;弄清本文的说明层次;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提高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培育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1.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说明岩石“是记录时间的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 2.第二部分(第5至第29自然段)分层次地详细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这部分分三层。 3.第三部分(第30自然段至全文完)总结全文,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号召人们进一步去大自然找寻时间的踪影,去一步步走向地下的宝库。 二、感悟精彩句子 1.“狂风来了,洪水来了,冰河爬来了”。 如此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岩石受“攻击”的画面,甚至让读者似乎感受到岩石不堪众多因素的“攻击”慢慢“烂”下去的“痛苦”。 2.“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将冰河的移动比喻成铁帚扫过地面,足见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巨大。 三、把握文章主旨 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 本文以充满智慧的笔触,娓娓而谈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脚印的原因,记录的内容和人类读懂大自然这种记录的重大意义,以丰富的实例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起人们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