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封建社会教育思想
第二章 封建社会教育思想 第一节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 王充的教育思想 第三节 韩愈的教育思想 第四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 第五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第六节 颜元的教育思想 第三节 韩愈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 政治上,强调君权,严格君臣名分 思想上,倡言儒学,反对佛道,以卫道者自居 文化上,古文运动的干将 重视教育,著有《师说》 二、论教师 从师的重要性 “古之学者必有师”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教师的任务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择师的标准 “圣人无常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师生关系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三、论学习方法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四、人才观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第四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 南宋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朱子语类》等 理学: 也叫“道学”或“性理之学”。是继先秦儒学、汉代儒学之后儒家思想发展的一种新的理论形态,是宋以后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 理学的形成以北宋周敦颐、程颐、程颢为开端,南宋朱熹为集大成者 理学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派。程朱理学强调“性即理”,即“理”在客观,为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强调“心即理”,即“理”在主观,为主观唯心主义。 二、论教育作用和目的 教育作用:“变化气质”,发挥“气质之性”中所具有的“善性”,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教育目的:“明人伦”,“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 三、论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 小学: 1.任务:培养“圣贤坯璞” 2.内容:教事 “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 3.方法:先入为主,及早施教 生动形象,激发兴趣 注重行为习惯培养 大学 任务:“加光饰” 内容:教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方法:自学 学术交流 意义: 朱熹将学校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揭示了两者在任务、内容和方法上的侧重点,解释了两者之间的基础与深化的内在联系,反映了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 关于小学的论述对南宋以后小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论读书法 循序渐进 三层含义: 1.有一定次序。“通一书而后又一书” 2.有一定计划。“量力所至而紧守之” 3.扎实基础。“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4.由易到难。“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熟读精思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熟读:“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时自是强一百遍时。”“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精思:无疑---有疑---解疑,“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虚心涵泳 虚心:虚怀若谷,反对先入为主 涵泳:细心玩索,反复推敲 “须玩味反覆,始得。用力深,便见意味长;意味长,便受用牢固。” “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嚼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甘、是辛,始为知味。”“浸润”书中,用自己的全部感觉器官去感觉,去感受,去感知 切己体察 读书不能自停留在口头上、书本上,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既要知义理,又要重践行 着紧用力 读书须抓紧时间,不能松松垮垮。“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抖擞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缓” 居敬持志 读书须精神专一,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 “读书须收敛此心,这便是敬”,“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朱子读书法”分析 合理性: 1.充分论述了读书的意义。为学之道在于读书 2.反映了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 3.集道德修养、治学态度与治学方法为一体 局限性: 1.读的是圣贤之书,读书法—读经法 2.把道全看在书上,把学全看在读和讲上,使格物穷理变成读书穷理,忽视社会实践 第六节 颜元的教育思想 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 竭力提倡“实学”教育 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影响很大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实学教育思想 1.教育目标---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令天下之学校皆实才实德之士,则他日列于朝廷者皆经济臣”,若“令天下知学校皆无才无德之士,则他日列之朝廷者皆庸碌臣”。所谓“实才实德之士”,即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人才。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