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06 古代文化常识-备战2018年高考之高中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必备(原卷版).doc

必备06 古代文化常识-备战2018年高考之高中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必备(原卷版).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备06 古代文化常识-备战2018年高考之高中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必备(原卷版)

一、姓名和称谓 1. 主要有两种情况: (1)古代人直接称自己的姓名。 例如: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后两个“相如”即蔺相如的自称。 (2)向别人介绍时或在传记中使用。 例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司马迁《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即向别人介绍时使用的名字。②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李朝威《柳毅传》)“柳毅”即在传记中使用的名字,交代传记的主人公。 2.3.4.5.6.7.8.1)古代王侯多用寡人、孤等自称,来表示谦逊的态度。例如:①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寡人”即秦王的谦称。②诸人持议,甚失孤望。(司马光《赤壁之战》)“孤”即孙权的谦称。 (2)古代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用“臣”来谦称,表示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司马迁《鸿门宴》)“臣”即“本人”的意思。 (3)一般人的谦逊的称谓,有愚、鄙、仆、敝、卑等。例如:愚以为宫中之事。(诸葛亮《出师表》)“愚”即谦称。 (4)古代女子常用“妾”表示谦称。例如: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妾”即女子的谦称。 (5)古代读书人常用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称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例如:臣等不肖,请辞去。(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的“不肖”,就是谦称,表示自己没有才能。 9.1)敬称君王。对君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大王、陛下等。例如:①再拜献大王足下。(司马迁《鸿门宴》)“大王”即对君王的敬称。②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诸葛亮《出师表》)“陛下”即对君主的敬称。 (2)敬称老师。例如:夫子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夫子”即对老师的尊称。 (3)对朋友、尊长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例如:①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大人”即对自己婆婆的敬称。②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司马迁《陈涉世家》)“公”即对朋友的敬称。 (4)敬称对方的亲属。例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10.1)普通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例如: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中“布衣之交”指的就是普通老百姓之间的交往。 (2)一般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所从事的职业。例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庖”是“厨师”的意思,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襄”,“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 (3)亲属里特定关系的称谓。加“从”表示叔伯关系,加“太”表示长一辈,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例如:①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晋书·谢安传》)②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③妪,先大母婢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4)年龄的称谓。 ①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语出《诗经·氓》中的“总角之宴”。 ②垂髫:指幼年。古时小孩子不束发,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儿童或童年。例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男子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例如: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归有光《项脊轩记》) ④及笄:指女子15岁。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⑤弱冠:指男子2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例如: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左思《咏史》) ⑥而立:指30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⑦不惑:指40岁。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做40岁的代称。 ⑧知天命:指50岁。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⑨花甲: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相配而得名。 ⑩古稀:指70岁。语出杜甫的《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1.和科举1.2.3.4.5.6.7.8.9.10.11.12.13. 即太子洗马。秦始置。汉时亦作“先马”。秦汉时为太子的侍从官,出行时为前导,故名。东汉时员额十六人。晋时减为八人,改掌管图籍。南朝梁陈有典经局洗马,掌文翰,职务与汉洗马不同,员额八人,都用士族任之。北齐称典经坊洗马,二人。隋改名为司经局洗马。唐代沿称,仅唐高宗时一度改称司经大夫,其职仍为专掌书籍。清代虽不设太子官属,仍保留洗马官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