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知识复习习题(30学时).ppt
3-7 孔:
②φ300M6查表得:基本偏差ES=-9μm,IT6=32μm
则EI=ES-IT6=-9-32=-41μm
φ300M6=
③φ30JS6查表得:偏差ES=-EI= IT6/2=13/2=6.5μm
φ30JS6=±0.0065;3-13、设某一孔、轴配合为。但孔加工后的实际尺寸为φ40.045mm。若允许修改轴的上、下偏差以满足原设计要求,试问此时轴的上、下偏差应取何值?采取这种措施后,零件是否仍然具有互换性?
解:由得Xmax=+89μm,Xmin=+25μm;
当孔实际尺寸为φ40.045mm,修改轴的上、下偏差以满足原设计要求,此时轴的上、下偏差应满足下列条件:
Xmax=+45-ei=+89
Xmin=+45-es=+25
即es=+20μm ei=-44μm
零件不具有互换性
;4-4;4-5(a).(b);4-5(c);4-5(d);4-8;4-9;;总复习、习题;1.2.1 互换性的概念; 不完全互换分为:
1)分组互换??
2)调整互换?
3)修配互换?
3.对标准部件或机构来讲,分为
(1)外互换?
(2)内互换?
应用:一般外互换采用完全互换,内互换可采用不完全互换。
; ;特点:
1、此表可向数列的两端延伸;
2、R5系列每隔5项数值增加十倍;
R10系列每隔10项数值增加十倍;
……
3、R10系列是在R5系列中插入数值;
R20系列是在R10系列中插入数值;
……
4、 从R5、 R10 、R20、到R40,数值逐渐变密。;3.2.2 有关尺寸的概念;3.2.3 偏差与公差;1.间隙配合特征值; (1)基孔制配合:
; 基孔制和基轴制是两种平行的配合制度,在一定的条件下,同名配合的性质是相同的。如Φ40H8/f7等价于Φ40F8/h7,是同名配合,其配合性质相同。
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基孔制。; ※ ※ 6 、孔的基本偏差的确定;( 2 )特殊规则;孔的基本偏差换算原则;3.4.3 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几何要素的分类;4.1.3 形状公差的14 个特征项目及符号 ;※ 4.2.2 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几个被测要素的公差要求相同; 同一被测要素有几项形位公差要求; 4.2.3 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 2. 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 3.基准要素为圆锥轴线; 4.公共基准的标注; 5.任选基准的标注;※ ※ 4.3 形位公差带;4.4.1 有关术语和定义;关联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最大实体状态(尺寸、边界);最大实体实效状态??尺寸、边界);小结;4.4.3 包容要求; 2.零件的合格条件(泰勒原则);4.4.4 最大实体要求;;零件的合格条件;公差原则小总结;公差原则对比范例;形位公差的控制功能;2.直线度误差评定
直线度误差评定方法有最小包容区域法、两端点连线法和最小二乘法,用最小包容区域法评定所得的结果小于或等于用后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
(1)最小包容区域法(或称最小条件法)
(2)两端点连线法
;3.平面度误差评定
(1)最小条件法
1)三角形准则
2)交叉准则
3)直线准则
(2)三点法
(3)对角线法
;平面旋转坐标变换的数学表达; 例4-7;误差平面;(2)对角线法;(3)最小条件法;练习题; 6.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 √ )
7.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 )
8.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
9. 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
;10.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 )
11.零件图样上规定Φd实际轴线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 mm。这表明只要Φd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 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 × );12.评定表面轮廓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长度称取样长度,它可以包含几个评定长度。(×)
13.Rz参数由于测量点不多,因此在反映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的特性不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求职陷阱教学课件.pptx VIP
- 叙事护理案例分享演讲课件-.pptx VIP
-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对象感.ppt
- 审计学(第11版)秦荣生习题答案.pdf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试题(答案).pdf
-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幼儿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2800字.docx VIP
- 统编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解读与集体备课.pptx VIP
- 组织行为学(第二版)第四章价值观念.pptx
- CAM软件:Siemens NX CAM二次开发_(4).UGOpenGRIP脚本编程技术.docx
- 口腔正畸主治医师资格考试(代码357)题库(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