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新)第三单元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复习课件(23张PPT) (共23张PPT)
第二章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复习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练习提升 1.煤气中的一氧化碳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造成煤气中毒。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前依次经过的结构( ) A.鼻 喉 咽 气管 肺泡 支气管 B.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泡 C.鼻 咽 喉 支气管 气管 肺泡 D.鼻 喉 咽 气管 支气管 肺泡 2.人体的呼吸道不仅是气体进出肺部的通道,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下列不是鼻腔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的一项是( ) A.鼻毛阻挡灰尘 B.鼻黏膜血管温暖吸入的冷空气 C.鼻黏膜分泌黏液清洁和湿润空气 D.鼻细胞感受气味刺激 3.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经过( ) A.一层细胞 B.两层细胞 C.三层细胞 D.四层细胞 B D B 1.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3.血液内的气体运输--- 4.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 (扩散作用) (扩散作用) 氧气 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 有机物+氧气 → 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 呼吸运动 呼吸作用 呼吸的全过程: 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 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是 。 减少污染物排放 大面积植树造林 空气质量与健康: A. C. 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为PM2.5,是可直接入肺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 PM2.5的主要来源除了燃煤发电、工业生产外,汽车尾气排放是主要途径,回答问题: (1)PM2.5首先主要危害人体的 系统 (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本市几个点的空气中PM2.5进行检测,结果如表.请问这几个点的空气质量是由好到坏的排放次序是 。 A.1.2.3; B.3.2.1; C.2.3.1; D.2.1.3. (3)鉴于“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 的危害,当“雾霾”袭来时你对人们 有何建议?(一条合理建议即可) . (4)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 地点 时间 PM2.5值 1.车站进口 16:00 516 2.某一山顶 16:00 328 3.超市入口 16:00 635 练习提升 D 呼吸 尽量少出门,外出戴口罩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 甲 乙 吸气时 肋间肌收缩 膈肌收缩 → → → 左右径增大 前后径增大 上下径增大 → 胸廓扩大 肺扩张 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 → 吸气 (A→B状态) (甲) 练习提升 1.如图是平静呼吸时相关结构变化示意图,Ⅰ、Ⅱ表示肋骨和 胸骨运动的过程。吸气时肋间肌的状态、运动时的过程和肺内 气压分别是( ) A.舒张、过程Ⅰ、高于大气压 B.收缩、过程Ⅱ、等于大气压 C.收缩、过程Ⅰ、低于大气压 D.舒张、过程Ⅱ、低于大气压 C B 2.下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 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 3.图中表示吸气过程的是曲线 段;吸气时肋间肌 和膈肌都处于 状态,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 由_______变 。A.B.C点气压 大气压。 AB 收缩 小 大 等于 人工呼吸------ 原理:呼吸运动 练习提升 为了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设计了以下实验: 1:把气球A吹到一定大小,并用细线扎紧气球口, 接着用打气泵向气球B打入空气,使其与气球A一 样大,也扎紧气球口。 2: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倒入3 mL澄清的石灰水。 3:在甲、乙试管口外壁涂上凡士林,减少实验时气体外泄。 4:把气球A和B分别套在试管甲和乙上(如图所示),解开气球,将球内气体通入试管,并轻轻振荡。 5:观察甲、乙试管内石灰水的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方案中设计的试管乙是为了与试管甲形成 作用。 (2)预测实验结果: 预测一:如果试管 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另一试管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预测二:假设甲、乙试管中的石灰水都 ,则不能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对照 甲 变浑浊或不变浑浊 呼出的气体 空 气 有机物+氧气 → 二氧化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新)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课件 (共20张PPT).ppt
-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新)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复习课件(45张PPT) (共45张PPT).ppt
-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新)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课件(共21张ppt).ppt
-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鸟类》课件(35张PPT).ppt
-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新)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课件 (共32张PPT).ppt
- 济南版七下第四章第一节尿液的形成与排出(共27张PPT).ppt
-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新)第二单元第二章第四节动物的行为课件(共24张PPT).ppt
-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新)第二单元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复习课件(21张PPT) (共21张PPT).ppt
-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新)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课件 (共31张PPT).ppt
-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共49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