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悼念兰秀良老师16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追悼会,极其沉痛地悼念兰秀良同志。兰秀良同志于2008年4月18日19时30分不幸因公殉职,时年54岁。兰秀良同志正当人生事业的黄金时节,这位当代的哲人和思想者却永远地停止了思想。他的英年早逝,是吉林师范大学极其重大的损失。 ????吉林师范大学为失去兰秀良这样一位优秀学者、专家,扼腕痛惜;兰氏家庭,为失去兰秀良这样一位挚爱亲人,?无限悲痛;学生弟子,为失去兰秀良这样一位良师,伤痛不已;社会各界,为失去兰秀良这样一位好朋友,深切哀悼。 ????兰秀良同志,1954年5月9日出生,吉林省东辽县人。现任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1972年5月到1975年1月在四平师范学院政史系读书,1975年1月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被评为教授、硕士生导师,2003年被评为吉林省首届高等学校名师,四平市、区两级人大代表。从1972年入学至今,兰秀良同志在吉林师范大学学习、工作、生活了36年。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他所挚爱的吉林师范大学。他是吉林师范大学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兰秀良同志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充满激情,豁达率真。作为一位哲人和思想者,他始终以积极进取的人生理想,关注人的世俗生存问题。他认为哲学的最高使命是让人幸福,让人快乐。哲学给人以智慧,使我们更深地理解生活,更好地应对生活,从而活得更加从容和练达。即使生活是一场悲剧,人也要乐观应对,努力实现对生活悲剧的超越。执着的生活态度辅以潇洒和超然,凡事想得开,看得透,拿得起,放得下,他把这作为人生的高妙境界。在一个功利化和世俗化的时代,他始终保持一颗童心。他阳光灿烂,总是令人如沐春风。他以他特立独行、卓而不群的人格魅力,诠释着对生活本质的洞悉和了然,为每一个人提供了一个现实的人生范本。 ????兰秀良同志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教学名师。他以深入的理论思考,独特的思想个性,真实的生命情感,在三尺讲台上演绎精彩人生,彰显名师风范。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为本科生,研究生先后主讲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伦理学、伦理思想史、社会伦理学、文化学、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等多门专业课程。在3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赢得了师生的普遍赞誉,曾多次被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省社科大讲堂、东北师范大学等院校讲学。他从日常琐事中渗透出的大雅若俗的哲理和从哲理的思索中演绎的贴近生活的信念,他经典学术的通俗化表达,他独到的学术观点和无穷的讲演魅力,他那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境界,都足以让我们赞叹不已。他热爱学生,学习上指导,生活上关心,就业上帮助,是良师,更是益友,是学生公认的人生导师,享有崇高的威望。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桃李满天下,弟子遍神州,他以长期教学实践活动中锤炼出来的无穷精神魅力深深地感染着无数莘莘学子。 ????兰秀良同志思想前瞻,底蕴厚重,目光敏锐,胸怀宽阔,始终站在学科的最前沿。早在80年代,就成为全国伦理学界的知名学者,省伦理学学科带头人。他以超乎寻常的实力,1985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成为当时吉林省高校最年轻的副教授。多篇论文被《哲学研究》、《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其主编的学术专著《守望良知》、《改革时代的伦理思考》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近年来,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价值失衡、道德失范等问题,作为一位有良知的学者,他在《光明日报》上先后发表了《闲话“善恶有报”》、《说师德》、《关怀弱者》、《恻隐之心,人应有之》、《社会伦理学构想》等高质量的相关学术论文,产生较大反响,成为本领域里有着充分话语权的著名专家。他先后主持完成省级科研项目三项,获地厅级以上奖励三项。去世前,正主持伦理学专业博士点申报工作。 ????2001年8月,兰秀良同志开始担任政法学院院长。他顺应时势要求,勇于担当重任,成功实现了由专家学者向管理者的转型。7年来,他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业绩。政法学院班子和谐,师生心齐气顺,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声誉越来越好。7年来他不负组织厚望,牢记领导重托,殚精竭虑,恪尽职守,政法学院实现了快速和谐发展,兰秀良同志也成为一名领导放心、同行认可、员工满意的高等教育管理专家。兰秀良同志在政法学院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特殊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位社会活动家,兰秀良同志在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的同时,身在校园,心系天下。他有着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对完美的追求并没有使他与现实格格不入,而是总能从现实中引申出自己兼济苍生社稷的理想,努力打通理想与现实的通道,自觉担当起“天下兴亡”的责任。他把一个学者的社会责任和知识分子的良知完美结合,传承人文,守望正义,引领世人同行。无论是履行人大代表职责,表达民生诉求,还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