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重庆市江津长寿巴县等七校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一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
高一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题所给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代表团先后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 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B. 推动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C. 改善了中国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D. 扩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答案】D
【解析】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故答案为D项。日内瓦会议没有能够解决朝鲜问题,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没有改善中国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排除C项。
2.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叶剑英援引历史典故说:“魏、蜀、吴三国鼎立,诸葛亮的战略方针是‘东联孙吴,北拒曹魏’,可以参考。”这一外交思路最有可能出现在20世纪
A. 50年代初期
B. 60年代初期
C. 70年代初期
D. 80年代末期
【答案】C
【解析】1969年初,由于美国实力下降,尼克松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开展“均势外交”,调整其亚洲政策。当时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北部面临苏联军事威胁。中国从调整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外交战略需要出发,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形成了 “美要利用中苏矛盾,苏要利用中美矛盾,我应有意识地利用美苏矛盾”的外交新思路,以缓和中美关系,牵制苏联。所以材料中的“东吴”指美国,而“曹魏”指苏联。故选C。50年代初期我国的外交特点是“一边倒”,不符合题意,排除A;60年代初期我国外交的特点是“一大片”,不符合题意,排除B;80年代末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不结盟,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
点睛:外交政策以国家利益为转移,深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北拒曹魏”,实际暗示我国与苏联的关系交恶,以此为突破口,容易判断选C。
3. 有学者如此评价二战后初期美国政府的一项举措:“美国统治当局似乎找到了一种途径,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一箭双雕,成为真正的受益者。”这项“一箭双雕”的举措是
A.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 提出杜鲁门主义
C. 实施马歇尔计划
D. 建立北约组织
【答案】C
【解析】材料“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溶为一体”反映了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既控制西欧、对抗苏联东欧,又获取经济利益,故C正确;1944年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不是二战后初期,故A错误;杜鲁门主义属于政治方面,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无关,故B错误;建立“北约”组织属于军事方面,故D错误。故选C。
4. 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运动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言论说明不结盟运动
A. 形成了与美苏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B. 改变了超级大国对世界事务的控制
C. 缺乏明确而坚定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D. 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A错,因为它不是军事政治集团;B错,因为它没有改变两极格局局面,C错,因为它有原则和宗旨,就是反对军事结盟,维护世界和平。D对,因为美苏都嫉妒它,证明它有一定实力,起了一定作用。故本题选D。
5. 关于多极化未来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前五极加印度)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 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 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
C. 美国综合实力的衰弱
D. 一超多强局面的基本瓦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推动世界多极化的根源是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A项正确;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虽然获得发展,但是五极论还是六极论中所占得比例较小,故B项错误;无论三级论,五极论还是六极论,美国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故C项错误;当今国际格局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这种局面并没有瓦解,故D项错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当今国际局势。
【名师点睛】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品解析:人教七下第8章 第2节 欧洲西部练习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10章 浮力 单元测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10章 浮力 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1《悄悄变化的我》同步练习(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1《青春飞扬》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青春萌动》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1《悄悄变化的我》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6.1《集体生活邀请我》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6.2《集体生活成就我》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8.1《憧憬美好集体》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重庆市綦江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重庆市綦江区2017-2018学年上期高2018级高三上半期考试区内联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重庆市綦江区东溪中学高2018届高三一诊模拟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重庆市綦江区2017-2018学年上期高2018级高三上半期考试区内联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重庆市綦江区东溪中学高2018届高三一诊模拟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理)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重庆市重点中学(江津二中等)八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重庆市綦江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重庆市重点中学(江津二中等)八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