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5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5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考点5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考点5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知识网络考点5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典例分析【例 1】如图所示为叶片的横切面,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①表示的是叶脉,含有导管与筛管 B.②④表示的是上、下表皮,起保护作用 C.叶片中含叶绿体的细胞全部集中在③处 D.与蒸腾作用有关的是⑤考点5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解析:首先要理解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①表示叶脉,②④表示的是上、下表皮,③表示叶肉,⑤表示气孔。还要理解各结构的功能:叶脉对叶有支持和输导作用,其中的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上、下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此外,在表皮上有气孔,它是水分和气体进出植物体的“门户”;叶片中含叶绿体的细胞大部分集中在③处,但保卫细胞中也是含有叶绿体的。答案:C考点5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例 2】我国北方地区大部分植物冬天要落叶,落  叶对植物体的意义是( ) A.防止水分进入B.防止二氧化碳进入 C.防止水分过多散失 D.防止二氧化碳排出 解析:在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而干燥,落  叶是植物减少蒸腾作用、保持体内的水分、度  过寒冷干燥季节的一种适应。 答案:C考点5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考题回顾1.(2016·广东省)森林地区往往比沙漠地区降雨更 多,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 ) A.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加 B.根系保持水土,蓄水过多 C.呼吸作用旺盛,产生水分多 D.光合作用旺盛,释放水汽多A考点5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2.(2015·广东省)右图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下列 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导管可运输水 B.②④具有保护作用 C.③能进行光合作用 D.⑤可以张开或闭合A考点5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3.(2013·广州市)一株玉米生长旺盛时,一天要从 土壤吸收几千克的水,其中大部分水的去向 是( ) A.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B.合成其他物质 C.作为组成植物体的成分 D.储存在植物体内A考点5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4.(2012·广东省)小麦在抽穗期间平均每天吸收的 水量大大增加,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 C.开花结果D.呼吸作用5.(2012·湛江市)第十四届广东省运动会由湛江市 承办。兴建比赛场馆移栽树木时,园林工人会剪 除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AC考点5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备考训练1.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 ℃的热水中(如图),会 发现叶片表面有许多小气泡产生,并且下表皮的 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了( ) A.叶片的下表皮光合作用较强 B.叶片的下表皮气孔较多 C.叶片的下表皮颜色较深 D.叶片的上表皮生命力弱B考点5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2.在蚕豆叶片中,含叶绿体数目最多的结构是( ) A.海绵组织B.栅栏组织 C.上表皮和下表皮D.叶脉3.移栽植物时,最好在阴天或傍晚,必要时去掉部 分枝叶,这是为了降低植物的(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4.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过程的完成主要通过( ) A.叶片的气孔B.叶柄的气孔 C.植物茎内的气孔 D.果实和种子中的气孔BCA考点5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5.有人说植物像个喷泉,能将土壤中的水带到大气 中,这是因为植物能进行(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D.运输作用6.“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是因为植物的(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CC考点5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7.小慧同学切取采自同一植物且粗细相同的两枝条, 使其长度相等,并将其中一枝条的叶片全部摘除, 再分别插入装有等体积红色溶液的两烧杯中,标示 为甲、乙两组,如图所示。静置一段时间后,得知 两组的枝条内都有红色溶液,一组上升5 cm,另一 组上升1 cm。红色溶液上升5 cm的组别及其枝条内 出现红色的主要部位分别是( ) A.甲、韧皮部 B.甲、木质部 C.乙、韧皮部 D.乙、木质部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