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ppt

八年级生物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生物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生殖和发育 生殖 1.抱对指雌雄蛙泄殖孔接近,有利于精液直接排在卵上,提高受精率。 2.雌蛙排到水中的卵和雄蛙排到水中的精子相遇而受精,青蛙是体外受精。 发育:3.发育过程从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4.青蛙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和生活习性等方面差别很大,所以其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说到两栖动物,你可能自然会想到青蛙。其实,除青蛙以外,蟾蜍、大鲵和蝾螈等(图VII—5),也都是两栖动物。它们的生殖和发育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观察图VII—6,想一想,雄蛙的鸣叫,雌雄蛙抱对各有什么意义?青蛙的发育过程与家蚕的有什么异同? *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不同种类的蛙 姬蛙 树蛙 牛蛙 一、两栖动物概念: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生活在陆地,也可以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具有以上特点的动物成为两栖动物。 如:蛙、蟾蜍、大鲵(娃娃鱼)、蝾螈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雄蛙鸣叫,吸引雌蛙前来抱对。 雌雄蛙抱对是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水中孵化,产出小蝌蚪。 2、发育:是变态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3、发育过程从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蝌蚪先长后腿,再长前腿,后尾渐渐消失成小青蛙。 2.根据你的观察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列表比较早期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水域或陆地 水中 生活环境 无鳃(有肺),用肺和皮肤呼吸 用鳃呼吸 呼吸方式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没有尾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部,没有四肢 外形特征 成蛙 早期蝌蚪 比较 图VII—5 蟾蜍、大鲵和蝾螈(从左至右)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春末夏初,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青蛙的叫声有什么意义呢?雌蛙和雄蛙都能鸣叫吗?如果你循着蛙鸣,悄悄来到水边,就会发现正在鸣叫的青蛙,它们的口角有一对鸣囊,鼓起来又瘪下去.这就是雄蛙.幸运的话,你还会看见雌雄的抱队现象(图VII—6)。再仔细观察水面,还会发现水中漂浮着一片片胶状透明的东西,里面有许多深色的小点,这就是青蛙产下的卵块(里面有许多受精卵)。 雄蛙鸣叫 雌雄蛙抱对 蛙的卵块 图Ⅶ-6 蛙的生殖和发育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蝌蚪的几个时期 图Ⅶ-6 蛙的生殖和发育 同青蛙一样,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有人认为这是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较小,种类也较小的重要原因之一。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有没有影响呢? 根据资料分析和科学家的研究,已经证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而成体则需在陆地上生活。这样就使大多数两栖动物只能分布在水域附近的潮湿的地区。环境变迁也是影响两栖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随着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的缩小,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也愈来愈小。 三、环境对两栖动物的影响 1.在四川省一个林场附近的公路上,曾出现10万只青蛙集群行进。这些青蛙是在寻找水源充沛和水质良好的产卵场所。 环境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需的环境,使两栖动物不能正常地进行生殖活动,同时环境变迁还影响了两栖动物正常的发育,最终导致两栖动物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 2.科学家根据地理学和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推断,两栖动物字生物圈中的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如下表。 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沙漠,气候干燥。 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小。 2.25亿年至今 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食物丰富。 种类繁多,是两栖动物发长的繁盛时期。 3.45亿—2.25亿年 环境条件 两栖动物发展状况 距今大概的年数 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这种水中有影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 3.199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中学生在河流和沼泽中发现三条腿的蛙,引起科学家的注意。后来经过调查,在美国南部、东部、中西部和加拿大部发现了畸形蛙,蛙的畸形个体数达10%左右。为探究其原因,研究人员把出现畸形蛙的地区的水取来,用非洲爪赡做实验,结果爪赡在发育过程中也发生畸形。 畸形蛙 蝌蚪在发育的过程中,随着四肢的逐渐长出,尾部也逐渐消失。蝌蚪的这种发育现象是受基因控制的,蝌蚪尾部细胞死亡消失,因此科学家将此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刚孵出的小蝌蚪不会取食,经常吸附在卵壳或水草上,靠残存的卵黄获得营养,2~3天后才开始吃藻类和水蚤等。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在蛙的个体发育的过程中,蝌蚪生活在水中,具有外形像鱼、用鳃呼吸等特点,说明生物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还保留着水栖祖先在水中生活的特点。 结论: 环境的变迁特别是水对两栖动物的繁衍影响很大。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造成的。 巩固练习: 1.青蛙的生殖特点是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