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讲义

专业课件讲义教材PPT文档 ▲实际上,就业概念是人们对就业问题的理性认识。如何定义就业,需要综合考虑其本身就具有的政治性、经济性和社会性,并需要在三者之间求得最佳均衡。 ▲基于21世纪的社会背景和生产条件,应当改变政府和人们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对就业的刚性认识,即不再将就业与用人单位和人的身份紧密联系,而是基于就业的客观要素重构就业概念,建立市场化就业概念。 从劳动力交易中可以发现,就业的客观要素是劳动时间和劳动成本,这是劳动关系双方利益所在。就劳动者而言,就业的客观要素是劳动时间和劳动收益,即根据所付出的劳动时间换取相应的劳动收益。同时,无论用工形式,劳动时间都是决定劳动收益的基本要素。 2.劳动就业的概念 劳动就业应当是为了生活需要而付出劳动并取得报酬的人类社会的合法活动。 ▲劳动就业概念的六个要点。就业资格(就业年龄和就业能力);就业愿望;生活需要;劳动报酬;社会活动;合法活动。 ▲判断劳动就业与否的标准。(1)在一定时期内(周或月)的持续劳动或累计劳动。时期是决定收入水平并形成劳动报酬支付周期的依据;(2)劳动时间连续和累计达到一定小时数额;(3)小时劳动报酬达到法定最低标准;(4)小时劳动报酬包括合理比例社会保险缴费。 二、中国就业政策的变迁与转型 ●按照中国经济转型的轨迹,中国就业政策必然需要满足国家经济转型的要求。从该意义上讲,就业政策作为整个国家治理战略的一部分,需要支撑国家改革总体战略并与其他改革相互协调。 ●中国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计划型就业制度 自新中国建立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该时期就业制度的根本特征是计划型就业制度,国家对劳动者力采取计划管理,统包统配。 / 计划型就业制度下“劳动义务”认识。 / 计划型就业制度的利弊分析。 (二)从计划型就业制度到市场型就业制度的转型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是从计划型就业制度到市场型就业制度的过渡时期。 / “三结合”就业方针。即在国家统筹安排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三结合”就业迈出了我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第一步。 / 劳动合同制的试行。1986年,国务院《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强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全面考核”和“择优录用”的用人原则。(增量改革) / 搞活用工制度及试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从1987年开始,就业制度改革的重点转向搞活固定工制度,逐步实行统一的就业模式。(存量改革) / 全面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度与推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而催生了彻底的全员劳动合同制度。1994年《劳动法》巩固了这一改革成果。 ●我国就业政策面临“后改革”困境 三个焦点问题:一是我国还没有建立健全与市场就业相匹配的制度体系;二是我国在处理有效促进就业(包括保障就业权益)与兼顾效率关系上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支撑和制度支撑;三是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多样化的用工就业形式,我国应当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就业制度。 ●《就业促进法》规定的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建立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制定实施有利于就业的经济和社会政策;推进公平就业;加强就业服务管理;开展职业培训;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开展就业和失业调查统计工作;发挥社会各方面促进就业的作用。 ●《就业促进法》中政府促进就业职责的基本评价 / 政府促进就业职责彰显,但其内容不完整 四、公平就业 (一)公平就业的解读——以平等就业权为中心 1.平等就业权概念的困境 ★对平等就业权的概念,中国劳动法学的基本态度是比较暧昧的:一方面,在各种著作和文献中,把它作为不言自明的概念进行频繁地使用;他方面,则对该概念的内涵、内容、运行机制及保障机制等基本问题保持了惊人一致的沉默。 ★平等就业权一般被理解为反就业歧视。 ★《劳动法》与《就业促进法》对平等就业权的规定及其不足。 ★《劳动法》与《就业促进法》对就业歧视的规定及其不足。 2.平等就业权的涵义 在社会法语境中,所谓平等就业权,是指国家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保护劳动者在就业身份、就业权利、就业机会和就业规则等方面享有形式层面的平等就业权,同时,国家通过禁止就业歧视、特殊群体就业保护、职业培训和社会保障等多种手段保护劳动者享有实质层面的平等就业权,平等就业权是形式平等就业权与实质平等就业权的有机统一。 (二)平等就业权救济 ★《就业促进法》第62条规定及其不足。 五、大学生就业热点问题透视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围”。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在其实施的过程中,恰逢中国推行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职工下岗与再就业工程、国家机关精简行政编制、事业单位裁员和大量农民工进城就业。 “挤”。万人拥挤“独木桥”,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普遍现象。“抢”。大学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