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艺观察2016年第4期.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津文艺观察2016年第4期

天 津 文 艺 观 察 [2016] 第4期 (总第 7期) 主办:天津市艺术研究所 2016年12月22日 【深度观察】 曹禺故里归来看天津剧本创作 前不久,笔者赴湖北潜江参加“曹禺《日出》发表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与会议同期举行的还有“第二届(曹禺杯)全国剧本创作交易会”。如此规模和影响的全国剧本创作交易会是近年来少有的。来自全国的知名剧作家、剧评家、优秀剧本创作者、知名艺术院团、影视剧制作人约500人与会。此次交易会共征集剧本820部,同比增长183%。今年现场签约剧本共83部,超过去年签约数24部,占全部征集剧本的10%。 曹禺故里归来,想到天津的剧本创作,笔者深感要两手抓:一是抓编剧人才培养,二是抓剧本创作、改编和引进。人才培养重在三个方面:一要“天津市戏剧编导培训班”应形成常态化和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二要院团引进并重视编剧人才;三要文化管理部门把剧本创作当头等大事来抓。曹禺故里——潜江,不仅能将全国剧本交易会作为文化产业常态工作来抓,还借助常态工作成立了“中国剧本扶持中心”。或许若干年后,全国各地舞台选“材”用“材”的视角都将聚焦此地。 天津抓剧本创作既要把眼光放大放远,还要把眼光放小放近。从长远考虑,应该尽早出台《戏剧创作人才培养和剧本创作扶持计划》,成立剧本创作孵化基地。从当下考虑,应该聚焦本土文化,挖掘本土题材。别人能搞京剧《奚啸伯》《裘盛戎》,我们不妨搞京剧《杨宝森》《厉慧良》。天津有一些专业和业余剧本创作人,天津有一堆可说的事和要表的人,天津有一批行当齐全、流派纷呈的好演员。天津抓剧本改编可以从传统戏开始,也可以从文学名著入手,京剧《华子良》《香莲案》,评剧《红高粱》《赵锦堂》,话剧《一仆二主》《榆树下的欲望》都已开了好头。天津抓剧本引进不要把眼睛紧盯名家、大腕,知名的编剧大家抢,剧本大家排,结果近亲联姻,或“畸形儿”多,或相貌平平。 天津抓剧本创作的同时,还要抓如何将剧本搬上舞台,立不到台上的剧本,只能称“哑”剧本。2015年,潜江举办首届全国剧本创作交易会,在59个签约剧本中,已经开拍、上演的有15部,开机拍摄的有3部,进入立项或筹拍的有22部。其中去年签约并由长江人民艺术剧院上演的话剧《台北新娘》,还入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参评剧目。所以说写出剧本只是剧目创作的第一步,上演剧本是剧目创作的最高要求,成为保留剧本才是剧目创作的最终目标。 天津戏剧根深土沃,剧本创作人员要把视野放大,心胸放宽,思维放活,天津剧本创作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撰稿:杨秀玲) 相声小剧场存在的隐患和弊端 作为一种热门的文化现象,相声小剧场一直以来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它的回归使得相声民间组织大量的出现,它在为相声的发展带来无限机遇和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不少隐患和弊端。 首先,相声民间组织的大量出现,使得相声从业人员的数量骤增,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纷纷加入到相声圈中,这些群体的加入使得相声艺术在二十一世纪初得到再度繁荣,可以说,相声继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高峰后,又到了一个顶峰。这对于相声的传播与传承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拯救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岌岌可危、濒临失传的传统艺术。当然,这种繁荣的背后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相声演员数量的激增难免让相声圈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这就使得相声从业者参差不齐,这一带有功利性的观念必然也导致了相声在传承过程中的功利作用,在相声的生产链中也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其次,相声民间组织的大量出现,使得相声作品的档次也是良莠不齐。小剧场的相声可以说对相声曲目的传承功不可没,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将近乎失传的曲目经过很多老艺人的口传心授,尽可能地挖掘整理出来,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资料。同样是传统相声的表演,每个相声团体也存在着较大的个性,有的遵循着传统相声的表演规律,一板一眼、中规中矩;有的将传统相声略作修改,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是一种间接的艺术创新模式;有的将传统相声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但是依然围绕着相声的传统规律,也弥补了年轻演员在表演上的不足;还有一种小剧场相声是将传统相声的所谓“糟粕”重新搬上了舞台,仍然以一些低俗的“包袱”来换得廉价的笑声,这种现象其实并不是传统的复归,而是一种艺术的倒退。 再次,相声民间组织的大量出现,使得相声队伍两极分化严重。纵观时下的相声市场,电视相声和小剧场相声似乎有着“水火不同炉”的矛盾,其表现形式并非是二者有着如何的“深仇大恨”,而是在艺术本身的表演体系上出现了分歧,一种表演体系只适用于电视舞台的表演,其内容更多的是“新”,更注重的是相声脚本的效果;一种表演则是适合于小剧场的表演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