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下册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化学下册教案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天气十分寒冷,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①:原来是因为白锡怕冷,在温度低于-18摄氏度时,体积就会骤然膨胀,原子间空隙加大。如果温度下降到-33摄氏度,这种变化就像传染病一样迅速蔓延。这种现象人们称为“锡疫”,使整块的锡很快变成粉末。上述情况的出现,就是因为气候冷造成的。 学生交流与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在了解金属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合理应用金属。例如:不能用铜丝来做保险丝,不要买劣质的起子做工具,不要买容易脆断的金属眼镜架等等。 议一议:你最想知道哪些关于金属材料的知识? 活动探究1: 下面我们就以铜、铁为例,来对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探讨。(投影探究活动的主题) 1、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 2、感觉一下同体积不同金属块的质量大小,由此判断它们的密度大小。 3、试试不同金属片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并感觉它们硬度是否相同。 4、用电池和小灯泡等试试他们能否导电,并比较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 5、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烘烤它的另一端(注意:时间不要长,防止烫伤),试试它能不能传热。 实验 现象 说明金属具有什么性质 举例说明该性质的用途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交流反馈 (实验1的结论)金属都有颜色、有光泽。 (实验2和实验3的结论)不同金属的密度、硬度不同。金属常能被弯曲,而且不易折断。 (实验4的结论)金属具有导电性,不同金属的导电能力各不相同。 (实验5的结论)金属具有导热性。 展示细铜丝、薄铜片等。 (介绍)抽成细丝的性质为延性,打轧成薄片的性质为展性。金属的延展性决定了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归纳总结 (板书)有颜色和光泽,常温下为固态(汞除外);不同金属的密度、硬度不同;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且熔点较高。 拓展视野 (讨论)1、制造飞机和制造机器底座,对所用金属的密度和硬度会有什么要求? 2、电炉丝是用金属钨制成的,你认为它利用了钨的哪些性质? (投影)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P3 表8-1) (投影)金属之最(课本P4) 教师:(投影展示):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4、用来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需要具有什么性质? (师生总结)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投影)展示飞机图片,思考制造飞机的材料中为什么大量使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 (设疑)什么是合金? 合金的性质与其组分金属有何不同? 合金的应用范围怎样? 我们常用的合金有哪些? 哪些合金最有前途? (讲解)1、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介绍)生铁和钢。 (比较)2、合金与组成它们的金属性质比较。 活动探究2: 实验8-1(备注:焊锡和锡的比较课外完成) 1、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的光泽、颜色。 2、将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 性质 比较 现象 黄铜 铜 焊锡 锡 光泽和颜色 硬 度 结 论 合金的熔点与其组分金属相比,又有何特点呢?请分析下表中数据。 纯金属 合金 铅 镉 铋 锡 焊锡 武德合金 熔点℃ 327 321 271 232 183 70 启示 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相比,熔点,性能也更好布置课后作业: 通过上网、进图书馆等渠道查找资料,了解一些新型金属,写一篇科普小论文与同学交流。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 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拔,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3、 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4、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