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届高三文言文之实词含义推断J.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届高三文言文之实词含义推断J

2008届高三文言文之实词含义推断J * * 调动积累 学会迁移 ——高三文言复习总结 词性判断 (主要为词类活用) (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例句分析: (08全国)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 (07江苏)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 ? (06江苏)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练习巩固: ?(07广东)及终,哀恸过人,杖而后起. (06四川)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齐桓晋文之事》 (08湖南)有司百计捕之甚急,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 (相似结构推断法) (根据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 有时同一句中相对应之处的字词也具有这种性质,因此有时用互文对举法可帮助你快速判断,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互文对举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 夙兴夜寐 ●例句分析: ●巩固练习: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祠祝毕,刍狗捐;淳精流,糟粕弃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联想推断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和我们熟知的成语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调动已有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实词的词义问题。 ●例句分析: 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然议者尤之。 怨天尤人 (尤:责怪) (05湖北)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 蜀之鄙有二僧(鄙:边境,边远的地方) (05辽宁)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 家喻户晓、不言而喻(喻:明白、了解) ●巩固练习: (04辽宁)合战破之,韩轨遂投城遁走 投笔从戎(投:扔掉,舍弃) (04全国)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凶:庄稼收成不好) 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 日薄西山(薄:迫近) 奈何;庸……乎;其……乎;无乃……与;得无……乎;孰与。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恐怕……吧(揣测语气)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大概……吧(揣测语气)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难道……吗(反诘语气)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廉蔺列传》 难道……吗(反诘语气)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莫非……吧(揣测语气) 固定句式: 被动句:翻译成“……被……” (1)(见)+动词+(于)+行为的主动者 (2)(为)+行为的主动者+(所)+动词 (3)无标志被动 ●例句分析: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蔺列传》 ?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屈原列传》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屈原列传》 判断句:翻译成“……是……” (1)……(者),……(也)。 (2)特殊字词:为;乃;即;则;皆;必;是;非 何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提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提 (3)标志词:之;是 (4)介词宾语前置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状语后置: 谓语动词+以/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鸿门宴》 定语后置: (1)中心词+(之/而)+定语+者 (2)中心词+之+定语 ●例句分析: 求人可使报秦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省略句: (1)句子暗换主语 (2)句子以动词开头 ●例句分析: (08广东)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六国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句式巩固练习: (08江苏)及得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