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囚绿记精品课件绿色代表生命的活力
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蒋捷: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思想内涵——借窗前的常春藤抒发对绿的深深热爱。 学习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2、能力目标:理解象征、借物抒情、以小见大等艺术手法,并能在写作中加以模仿运用。 3、情感目标:理解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作家简介 陆蠡名片 原名: 陆圣泉 籍贯:浙江天台人 职业: 作品: 风格: 值得骄傲的朋友,优美的性格、黄金的心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 ——巴金 写作背景 本文是现代散文家陆蠡的代表作,写于抗战爆发之后,写作者在上海“孤岛”时期,怀念在北京的一段生活,表达对祖国山河沦陷的感叹与对民族气节的礼赞之情。 字词知识 字音 陆蠡 涸 辙 淅 沥 猗 郁 移徙 婆娑 瞥 见 蕈 菌 字形 抑郁 葱茏 攀援 幽囚 囚系 烽烟 揠苗助长 急不暇择 齐读课文,诠释题目 “囚”是什么意思? “绿”是指什么? “囚绿”是怎么一回事呢?(用文中的话回答) 本文围绕哪个字来展开的 ?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的情感有什么变化? (1-4) (寻)绿——喜悦、满足 (5-7) (赏)绿——怀念、喜爱、留恋 (8-12) (囚)绿——欢喜、恼怒、爱怜 (13) (放)绿——自由、尊敬、祝福 (14) (怀)绿——惦念、期盼 品读课文1—7段 1、这株常春藤有着怎样的外形? 柔软的卷须 茂密的嫩叶 纤细的脉络,嫩芽 2、窗外有什么力量使这株常春藤的细叶、卷须朝窗外生长? 品读课文5—8段找出文中直接赞美绿的句子。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品读课文8—13段作者把户外生长的枝条牵进屋内,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说明常春藤柔弱而又固执。 迁移训练 联系现实谈谈你所喜爱的颜色的象征意义。 黄: 尊贵、优雅。 红: 热情、兴奋,吉祥、乐观 喜庆。 蓝: 沉静、幽远。 黑: 神秘、庄严、沉虑。 白: 纯洁之感。 绿: 安全、平静、希望、活力、新生。 灰: 寂寞、冷淡。 粉: 娇嫩、明快。 作 业 课后收集有关“绿”的成语、诗词或者文章,找到“绿”的象征意义,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也可小组合作。 默读课文,回顾上节课《囚绿记》的抒情线索,同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后来为什么又”放绿”? 作者囚绿,一是为了与绿枝条更亲近,二是出于一种他人难以理解的“魔念”,但他出于良心,不忍让绿枝条彻底枯死,于是“开释了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说明作者最终还是善待生命的。绿枝条被“开释”与作者逃离危险中的北平,二者有相似之处,在文章中具有类比的效果。作者最后怀绿,其实也是怀念苦难中的北平人民。这是暗示的写法。 (提示:由绿的特点,作者的体验思考联想一下。) 合作讨论 1、找出关于当时的写作背景的语句,探究一下作者的写作意图。 背景: 写作意图: 主旨理解 对本文主题的理解,还有另外两种的说法,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1)以常春藤来象征作家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追求光明的形象,从而表达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执著的爱国主义情怀。 (3)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贞忠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三种理解既有同,又有异。我们认为,如下的归纳比较妥当:通过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 第二种理解似乎没有分出文章内蕴的轻重,尤其是没有从特定的写作背景去理解文章——而这一点作者又是特意加以强调的。说“我”“囚绿”是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标准】GB∕T 35450-2017 聚碳酸酯薄膜及片材.pdf
-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doc VIP
- 青19J2青19J3建筑专业(三):建筑用料及做法+屋面.docx
- 项目安全资料标准化实施手册 (1).pdf VIP
- 2022年成都市武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机械设计软件:Creo二次开发_(2).CreoAPI基础.docx VIP
- 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名著《水浒传》阅读导航+情节概括+思维导图+原文批注+阅读训练初中语文.docx VIP
- 物理性污染与防治.ppt VIP
- 1+X快递运营理论测试题.docx VIP
- 9.29事故抢险救援战评总结.ppt VIP
文档评论(0)